披展开,近两日已经有超10家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原因均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起诉挽回损失。
记者留意到,近日格力地产还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6亿元到-2.35亿元,同比减少303.9%到344.68%,且出现亏损公司表示,本次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结转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同时,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2023年7月14日上市公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反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股盾网正在办理该股票投资者索赔案,本次监管机构对公司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但是股盾网团队认为,依据新《证券法》及司法解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责任由原来的“过错原则”改为“过错推定原则”,除非能够充分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规定实际上是相当严厉的,显示惩戒机制更加严厉。
7月14日,目前尚不清楚,但此前格力地产在发布2022年财报后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重点关注格力地产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信用减值损失以及商誉减值等。
6月9日,格力地产在回复监管函中表示,“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涉及存货项目近三年的存货减值测试情况,时间跨度长,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尚需时间,为保证回复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另行对本问题进行回复并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地产是一家集房地产业、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只要起诉就大概率能获赔,对于满足索赔条件的股民来说,及时加入股民索赔队伍维权,是法律赋予股民的权利,也能帮助股民弥补亏损。
股盾网团队提示:受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误导,造成损失的,建议投资者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挽回部分投资损失。法院审理中,因审判执法人员对法律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索赔结果以法院最终生效裁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