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章采

要特点、工作举措、典型案例,反映了自贡全市两级法院在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借此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诈骗意识,进一步营造反诈骗的浓厚氛围。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发布会现场

电诈案件总体情况

12 人,涉案总金额 14599.56779 万元。二审受理电诈案件 36 件 107 人,上诉率 8.49%,已结 36 件 107 人,结案率 100%。

从案件受理数量看,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白皮书揭秘电信网络诈骗特征

电诈案件罪名分布情况

自贡全市法院一审受理诈骗罪 37 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收益罪 236 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7 件,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7 件。

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占比 55.14%, 远超其余四类罪名之和。

679人被判刑,无免予刑事处罚案件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含十年以上)8 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含缓刑)669 人,无免予刑事处罚案件。

区域分布主城区最多两县次之

高到低依次为自流井区法院 155 件 240 人,荣县法院 112 件 160 人,富顺县法院 65 件 110 人,大安区法院 42 件 78 人,沿滩区法院 33 件 53 人,贡井区法院 21 件 44 人。

案件分布主城区最多

近两年案件数量增长较大

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2021年至2022年案件数量增长较大。

白皮书分析,造成案件数量增长较大的原因是: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大量个人信息遭泄露、买卖,成为犯罪分子筛选行骗对象的手段;二是犯罪

效遏制,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被告人呈现低学历年轻化特征

白皮书统计分析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受教育程度整体不足,知识水平与法律意识淡薄,极易走上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道路。

以 20 至 35 周岁 84 人,占比 44.21%。

同时,大部分电诈犯罪案件被告人受低学历影响,就业困难,收入较低,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难以抵挡金钱诱惑,抱着侥幸心理走上犯罪道路,从事提供银行卡、“跑分刷单” 等下游犯罪,成为电诈犯罪帮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类人群刑罚执行完毕回归社会后,受刑事前科影响,难以找到工作融入社会,再次犯罪可能性较高,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刷单贷款网购等是常见犯罪手段

白皮书统计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主要有以下10种类型。

网络刷单: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引诱受害者加入后骗取资金。

网络贷款:以“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为诱饵,以预付手续费、保证金、

网购诈骗:以低价出售高档消费品等虚假信息骗取订金或货款。

冒充银行、电信客服诈骗:冒充银行或电信移动客服人员,以各种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按指示操作,达到诈骗目的。

“杀猪盘”:通过婚恋网站寻找诈骗对象,建立恋爱关系后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骗取钱财。

此外,还有冒充熟人诈骗、以恋爱名义诈骗、发送木马病毒盗取他人账号密码诈骗、虚假活动诈骗等等。


四川自贡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判工作及十大典型案例白皮书》,揭秘网络诈骗特征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