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震撼世界的榜单。7月5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这是当今国际最权威的全球银行业排名之一,排名主要考量银行的一级资本实力,反映了银行抗风险和利润增长的能力。榜单显示,中国招商银行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全球最强银行,而中国中信银行则从去年的第19位跌至第26位,排名降幅明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招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也是中国最赚钱的银行之一。根据《银行家》杂志的数据,招商银行2023年的一级资本为1169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5.3%;总资产为1.6万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9.2%;贷款总额为1万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10.4%;存款总额为1.2万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8.7%。按总量计算,招商银行持有全球1.14%的一级资本和1.06%的资产。
在8项细分排名中,招商银行夺得盈利能力、风险回报、稳健性、杠杆情况等4项第一;邮储银行获得资产质量、流动性等2项第一;农业银行获得增长规模第一;工商银行获得运营效率第一。招商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税前利润达到了20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6%,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上榜的中国或外国银行。
招商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强银行,主要得益于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效率为保障的经营理念。招商银行积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不断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了以“招商号”为核心的数字化生态圈,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招商银行还注重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和偿付能力。招商银行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公益慈善等领域的发展。
而中信银行则是中国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银行之一。根据《银行家》杂志的数据,中信银行2023年的一级资本为727亿美元,较去年下降了5.9%;总资产为1万亿
在8项细分排名中,中信银行没有获得任何一项第一,而在盈利能力、风险回报、稳健性、杠杆情况等4项中均排名后段。中信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尤为不佳,其税前利润仅为5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5.7%,在上榜的中国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华夏银行。
中信银行之所以排名大跌,主要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中信银行受到了强势美元的不利影响,其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币种主要是人民币,而排名榜单采用的是美元。另一方面,中信银行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其业务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这类业务在疫情期间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再者,中信银行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挑战,其在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客户体验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其他领先的中国银行。
总之,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在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招商银行凭借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全球最强银行;而中信银行则因为其盈利能力下滑、业务结构单一和竞争力不足,导致其排名大幅下滑。这也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未来,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才能在全球银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