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月是信托行业的转折点,历时三年的信托分类新规6月1日正式实施,也标志着信托行业正式进入转型的新时代,6月30日信托业大会成功在贵阳召开,并且强调信托业发展必须迈过两道坎:一是要下决心转型,紧紧围绕回归本源这一根本,按照已确立的“三分类”(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业务方向转型,决不能依赖类信贷影子银行和通道业务。二是要下决心获得市场信任。信任对信托业尤为珍贵,这是信托业长期发展的根基。

信托三分类新规正式落地一月后,近日,监管部门向各地银保监部门下发了一份全称“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行业集中反映问题的指导口径(一)”,根据要求,上述文件还将由各地银保监继续向属地信托公司传达。配套政策详细内容不多讲,我们只需要看以下三点:

一、信托公司不得以私募投行角色、通过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形式,开展实质为满足单一融资方特定融资需求而发行信托产品募资的业务。受托人和私募投行二者在服务宗旨和服务内容上存在本质差异。

二、信托公司开展基础资产为标品的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可以按照资管新规规定的比例,在公开市场上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但应确保相关比例符合资管新规要求。

三、允许信托公司以资产管理信托资金投资包含衍生品交易设计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资产管理产品。对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管理产品,以及具有衍生品设计的其他类资产管理产品,仅限已获得衍生品交易资格的信托公司以其受托管理的信托资金投资相关产品。

资管产品本身的重要特征就是组合管理,分散风险,过去信托公司非标业务采用单一项目的方式,风险很大,回归组合管理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而且也是全球通行做法。

随着配套政策正式推出,明确了业务规范,为信托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工具和策略选择,将提高信托公司相关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2007年《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曾明确规定,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因此长期以来,信托计划的负债业务受到严格管控,不能直接开展债券正回购以融入资金进行套利。

此次配套政策放开债券正回购限制,进一步将信托、公私募等资管机构放在同一个舞台上比拼,指明了业务方向,有助于加快信托业的转型节奏,对信托公司发展是直接利好。

债券正回购可以提供短期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工具,衍生品业务则可以通过对冲等方式稳定收益预期、管理市场风险,增加信托公司的投资灵活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推荐阅读:

全国首例!13款信托产品线上拍卖,信托破产第一拍

12家公司“换帅”信托业新增一女掌门

30亿老牌私募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

注意辨别信托产品真伪?多家信托发布声明

一周信托数据汇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信融一线信托圈


信托迎利好!投资人关注这三点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