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贝果财知道
今年,因财务造假等问题,科创板现首批强制退市公司也正式“露面”。
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股市骗子”铤而走险,屡禁不止。
近日,江苏舜天(600287.SH)披露公告称,公司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其中提到江苏舜天200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情况,200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共计虚增营业收入103.3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93.9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9.34亿元。
财务造假13年虚增百亿营收的操作,让广大股民震惊不已。回顾历史,A股财务造假案时有发生。今年,因财务造假等问题,科创板现首批强制退市公司也正式“露面”。
财务造假乱象的存在,除了企业自身违法违规,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履行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有的中介机构未能勤勉尽责,甚至串通舞弊、丧失独立性。
公安部印发通知,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要坚持“零容忍”从严打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对中介机构配合实施财务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等违法犯罪,要加强线索发现、移送和侦办,做到既“惩首恶”,也“追帮凶”。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推动对欺诈发行等违法犯罪行为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惩处,形成强力震慑。
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背景下,事后监管越来越严,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根据《证监会通报2022年案件办理情况》显示,2022年办理案件603件,其中重大案件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报线索123件,案件查实率达到90%。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03件中涉及财务造假94件,占比46%。
如果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披露构成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使投资人遭受损失,投资人有权提起诉讼索赔损失。
一般来讲,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包括向公司进行索赔、向监管机构投诉、通过诉讼途径追究责任等。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证据收集的充分性和合法性,以及诉讼时效。
如今,随着证券虚假陈述、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案件数量的增长,基于相关制度的完善,被告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不仅包括上市公司,还包括上市公
也要注意的是,由于证券类案件涉及大量的中小股民利益,涉及原告众多、历时长,取证和诉讼会存在一定困难。
点个赞,告诉我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