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吴思

见的审计报告。同日,*ST数知、*ST网力进入退市整理期。

  有分析认为,今年是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的关键节点,更需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对退市难破局动真格。

赔。

退市规模超前两年总和

  2021年年初,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今年是退市新规落地的第二年,退市规模超前两年总和,新规威力彰显。

截至6月9日,A股市场共有45家企业被终止上市,其中9家已经完成退市流程,告别资本市场,分别为东电退、退市拉夏、退市中新、长动退、*ST艾格、退市新亿、观典防务、华新B股、ST平能。

风口财经注意到,观典防务和华新B股为主动停牌退市,其中观典防务已从北交所成功转板至上交所,华新B股则是华新水泥从上交所B股转为港交所H股。

而在还未完全退市的36家企业中,退市绿庭、退市西水均已在6月7日结束退市管理期,将于6月14日被上交所摘牌。德奥退于5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30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截至6月9日,其已交易25个交易日,剩余5个交易日。

*ST海医则还在退市边缘徘徊,该公司于4月29日收到了上交所终止上市的警示函,5月5日开始停牌,但还未收到决定书。值得一提的是,*ST海医至今已发布7次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风口财经梳理发现,5月、6月为退市“高峰期”,5月中的5天有14家企业进入退市整理期,6月更加密集,从已发布的公告看,将有21家企业陆续进入退市流程。于6月9日“新鲜”公布被终止上市的*ST海创(600555.SH),退市整理的日子排到了6月16日。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程翔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从公众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考虑,退市新规的落地实施是十分利好的消息,投资者可避

7成因业绩不佳被强制退市

  从强制退市的原因来看,财务状况不佳出现频次最高。

据风口财经梳理,今年以来45家退市企业中,等“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同时,其中17家还涉及规范类退市指标,具体来看,有13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3家“保留意见”,1家“否定意见”。

风口财经梳理发现,仅因为规范类退市指标被强制退市的有7家,分别为*ST聚龙、*ST济堂、*ST数知、*ST德威、*ST金刚、*ST科迪、腾邦退,均是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ST济堂还涉及信息披露不及时,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

此外,有2家企业因为出现重大违法行为而被强制退市,分别为德奥退、退市新亿。风口财经注意到,德奥退早在今年2月深陷违规担保的纠纷中,最终被判决向原告赔偿。退市新亿因财务造假行为被上交所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炒作难避免 投资者怎么办

  风口财经注意到,近期部分股票临近退市却逆势上涨,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6月7日,上交所发布关于退市西水股票异常交易情况的通报。通报称,6月6日,退市西水股票价格出现异动,个别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拉抬股价、以涨停价大额申报等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中小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

而这类现象不在少数,退市游久、退市昌鱼以及退市罗顿等公司股票出现大涨,部分股东甚至通过股权拍卖、大幅增持,但整体统计显示,今年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公司最新一期的股东户数环比下降。

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者对退市炒作难以避免,反观当前退市更多落脚在财务和审计角度,法务方面还不够充分,退市后相关追责机制的需要进一步落实。

此外,针对强制退市企业来说,投资者可以进行民事索赔,尤其是出现重大违法行为的公司。“强制退市主要分为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四种情形,其中发生较多索赔事项的就是违法类强制退市的企业。”靳如悦向记者透露,新证券法实施以来,投资者保护机制逐步建立,方便了中小投资者维权,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时,可以通过代表人制度参加诉讼。

资深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目前上市公司被终止退市,基本上都是由投资者来买单,这显然并没有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退市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要赔偿投资者损失,但有些公司退市是必须要赔偿投资者损失的。如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或大股东掏空而退市,这样的退市必须赔偿投资者损失。以*ST新亿为例,公司既涉及财务造假情形,同时也涉及被大股东掏空的情形,因此投资者可以索赔。

有分析认为,在注册制大旗下,IPO新股发行数量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退市的力度也得跟上。因为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是“一体两面”,只有建立起“有进有退、进退有矩”的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今年是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的关键节点,更需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对退市难破局动真格。

  “随着注册制在资本市场的全面铺开,退市企业数还将增加,这是趋势。”青岛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风口财经,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格局已经形成。

举报/反馈


半年45家企业退市!A股加速新陈代谢,股民怎么办?第一风口2022-06-09 20:59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