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A股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有上市公司股价在短短2,3个月内涨幅达十几倍,也有上市公司股价持续暴跌面临退市风险。在暴跌股中,前有300亿货币资金“一夜消失”的康美药业(600518),后有120亿货币资金“不翼而飞”的*ST康得(002450)。

1、关于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虚增利润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股价暴跌,损失最惨重的是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很多股民买到这样的股票就自认倒霉了。

股民们遭受的损失是否有途径索赔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国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财务造假、虚增利润等行为属于虚假陈述,可以通过提起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向上市公司和其他责任主体索赔。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除了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还可能是涉及关联交易或者隐瞒对上市公司不利的其他信息)

从投资者角度,了解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及时采取维权措施,有重要意义。

2、相关法律法规

法院审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侵权责任法》和《证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1)诉讼主体

可以提起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投资人除了普通股民(自然人)还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则是作出虚假陈述行为的人,包括上市公司的发起人、控股股东等实际控

(2)因果关系推定

投资人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投资人所投资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2投资人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买入该证券;3投资人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因卖出该证券发生亏损,或者因持续持有该证券而产生亏损。

(3)赔偿范围

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交易市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以投资人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包括:1投资差额损失;2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前述资金利息,自买入至卖出证券日或者基准日,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3、投资人如何判断自己遭受虚假陈述的侵害?

投资人购买股票后需要经常关注上市公司的公告信息,如果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公司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者《行政处罚通知书》,并且调查或者处罚的原因是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基本可以确认这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虚假陈述行为。

投资人因购买该股票所受损失要获赔,需要虚假陈述与投资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主要取决于投资人买入、卖出该股票的时间。投资人购买股票的时间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投资人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卖出或持续持有该股票,才可能被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4、如何进行索赔

大多数人认为索赔可能事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要去哪里起诉?怎么写起诉状?怎么计算损失?实施日、揭露日的认定是否正确?其实只要符合索赔条件,投资

股民索赔要准备的证据材料也不复杂,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证券公司营业部出具的开户申请表或证券开户确认单;买卖相关股票的对账单原件

最后要说的是,通过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诉讼股民索赔成功的概率较大,广大中小股民在遭遇虚假陈述时可以拿起这件法律武器。


遭遇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投资人如何维权?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