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权分置改革?

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从而在股票市场形成了特有的中国股权分置格局。所谓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流通股是股东所持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非流通股是不能上市交易的股份(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由于有2/3的股权不能流通,股票价格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上市公司也并不太关心其股票在市场的表现,从而导致我国股市长期存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弊端,严重制约了股市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因此,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为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彻底解决A股市场上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以国发〔2004〕3号印发《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由此,中国证券市场开启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大门。股权分置改革由试点到大面积展开,以大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让渡权益和分阶段解禁非流通股上市的基本方式被有序推进。至2年年底,沪深两市已完成或者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共1301家,占应改革上市公司的97%,对应市值占比98%,股权分置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

股权分置跹革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股权分置跹革结束了上市公司两类股份、两种价格并存的历史,建立起了上市公司各类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为完善市场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进市场创新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制转换,强化了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


什么是股权分置改革?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