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广誉远涨停收盘,股价上涨9.98%,收盘价为24.35元。
涨停原因与业绩预告不无关系据广誉远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至1.20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增加4.99亿元至5.19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的财务数据)相比预计增加3.49亿元至3.6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10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增加4.98亿元至5.18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的财务数据)相比预计增加3.48亿元至3.68亿元。
关于业绩扭亏,广誉远表示,核心业务条线业绩普遍增长,综合毛利率提升特别是精品中药销售占比持续增加,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综合使得公司净利润增长。
在披露业绩大幅扭亏为盈的同时,广誉远也对2016年至2022年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同时一并追溯调整2023年已发布的财务报表公司自查,2016年至2022年度期间营业收入、销售费用存在跨期确认情形,导致2016年至2022年度存在会计差错。
2023年12月上市公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反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股盾网正在办理该股票投资者索赔案,本次监管机构对公司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但是股盾网团队认为,依据新《证券法》及司法解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责任由原来的“过错原则”改为“过错推定原则”,除非能够充分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规定实际上是相当严厉的,显示惩戒机制更加严厉。
广誉远前任大股东东盛集团曾对公司2016年至2018年业绩进行过承诺,此次会计差错更正导致广誉远未能完成上述业绩承诺对此,广誉远表示,高度重视业绩承诺补偿的追讨工作,全力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并依据相关规则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当晚,上交所向广誉远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就上述会计差错更正相关细节予以说明广誉远于1996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要从事中药产品的生产、销售,核心业务为中成药业务依据产品定位和销售渠道不同,公司医药工业主要包括传统中药、精品中药和养生酒三大板块。
拥有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百余种传统中药批准文号,其中龟龄集是国内目前为止存世最完整的复方升炼技术的活标本
2013年,上市公司更名为“广誉远”,提出“全产业链打造高品种中药战略”,开辟中药行业精品中药战略方向;2016年,广誉远全面启动OTC战略,拓展全国市场,最高时覆盖15万家药店终端,5000多家医药及医疗终端,渠道建设、终端数量、品牌知名度等均实现了飞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18年8月,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建成投产,彻底解决了制约公司发展的产能问题。
2021年12月,山西省属国有大型农业科技企业——神农科技集团接手广誉远实际控制权山西国资正式入主广誉远,并开展“百日清欠、降本增效、增量拓展”三大专项行动,将降应收、去库存以及开拓市场和回款指标列为考核标准。
据2022年财报,广誉远为融入国资监管要求,在管理制度方面,针对顶层设计、生产研发、市场渠道、职能管理、运营保障、资本运作等6个大项 45个小项开展优化提升,并梳理优化管控制度体系21项从数据来看,2021年广誉远的现金流转正,现金流净额持续增加。
到2023年三季度,经营净现金流已达3.6亿元在山西国资支持下,广誉远将更上一层楼
股盾网团队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规定,正在办理该上市公司涉嫌违法违规对投资者造成损失案件,详请可关注股盾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