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网上信息
本报驻外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林森 本报记者 李萌 陈康 甄翔 柳玉鹏11日,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被外媒称为“中国年度最大政治活动”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连日来,中国两会引发海内外媒体的热议,其释放出的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令世界瞩目。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要圆满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不容易。此外,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搞“小院高墙”,试图对“中国制造”进行遏制。不过,中国前两个月出口大幅增长10.3%,增速重回两位数;2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月上涨1%,这些远超西方预测的实实在在的数据显示出中国发展的势头强劲和中国消费市场的繁荣。《欧洲时报》称,从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试行入境免签政策,这只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一个缩影。中国扩大开放,不仅是对世界的承诺,更成为当今世界保护主义抬头、意识形态藩篱高企、逆全球化再行其道等“封闭主义”逆流映衬下的“一江春水”,其态势是“向东流”,任何势力的抽刀断水,都难以改变其“水更流”的大趋势。高票通过多项决议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美国广播公司(ABC)称,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年度全体会议11日以近乎一致的赞成票支持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规划,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还高票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多项决议。这次通过的多项决议都有聚焦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等内容。香港《大公报》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显著位置强调依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环境,重点提出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等。报告还称,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对腐败犯罪依法严惩,“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最高检工作报告用较大篇幅论述“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报告提到,2024年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刚结束的中国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以提振中国经济发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落实两会制定的刺激消费需求和提振发展信心的政策。韩联社11日称,今年两会最吸引世界关注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追求“新质生产力”的意志在今年科技预算的明显扩张中清晰可见。中国2024年的科研经费预算预计将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6.63%。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认为,随着中国强调自主科技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远超西方预测”两会吹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推动中国股市再次大幅上涨。法新社称,11日,受美国降息可能推迟的影响,全球多数股市下跌。不过,当天中国股市全线上扬,沪指涨0.74%,创业板指更大涨4.6%。中国股市当天上涨主要源于被称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概念股的爆发,新能源车锂电池概念指标股宁德时代涨幅甚至超过14%。此前一天,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上调宁德时代评级至超配,并选为行业首选。韩国全球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8日称,在海外(不包括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市场占有率超过韩国LG新能源,位居榜首;比亚迪排名第六,同比大幅增长超260%。“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延续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11日下午在两会“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表示,今年一二月份,我国进出口额达6.6万亿元,增长8.7%,其中出口增长了10.3%,规模创历史新高。他说,从(外贸)质量上来看,含金量不断提升。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都有两位数的增长。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都很火爆。“中国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增长速度远超此前(西方)经济学家预测,这是需求市场令人鼓舞的迹象。”美国彭博社称,这表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努力站稳脚跟。《华尔街日报》以“势头强劲”评价中国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出口,超过西方此前预测的3%。“德国之声”称,出乎意料的出口增长可能让人对中国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感到乐观。“比亚迪‘白船’打开欧洲大门?”《日本经济新闻》称,在汽车产业发源地欧洲,打破“太平梦”的不是“黑船”(指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迫使日本开放国门),而是近来比亚迪向欧洲运输纯电动汽车的巨大白色船只。报道称,现在欧洲的汽车产业已经越来越带有中国色彩。欧洲在左右为难之际打开大门的时刻已经临近。“不确定性时代的最大确定性”除了进出口,中国内需市场也发出积极信号。“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6个月来首次上涨”,德新社11日称,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月上涨1%,同比上涨0.7%。这一增幅比西方预期的更大,显示出中国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旺盛。在11日“部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有记者问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中国文旅热还会不会持续下去?”孙业礼表示,去年冬天以来,不只是东北,全国旅游都很热。旅游的火爆对促进消费、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还有闲钱去旅游”。“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有这样的背景和逻辑,文旅想不热都难,想不持续下去都难。”中国人的旅游消费热情和市场令东南亚、欧洲等旅游国家羡慕。香港《南华早报》10日称,随着新马泰三国的免签,东南亚正“屏住呼吸”期待中国游客回归。新马泰三国也正在激烈竞争,想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本国来消费。今年春节假期,中国游客去新马泰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9倍。瑞士日内瓦旅游局局长热尼耶日前谈到中国文旅热时表示,这就是中国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旅游市场中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的生动范例。“我很佩服哈尔滨,政府能与整个市场一同努力挖掘冰雪旅游资源、改革完善相关机制,让冬季活动变得如此多彩!”《欧洲时报》称,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6周年,两会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列为未来工作重点之一。从便利外籍人员赴华,到加码免签;从“外资24条”加快落地,到制造业准入全面放开、服务业开放加速……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更好地“双向奔赴”。一以贯之的开放承诺,让中国成为“不确定性时代的最大确定性”。“韩国贸易协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韩国应该扩大对华经济合作”,韩国《朝鲜日报》称,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期,因此对今年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日前发表《通过2024年两会看中国经济、产业政策方向和建议》报告,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田宝姬认为,随着中国强调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对高品质零部件等中间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虽然中韩产业存在竞争关系,但韩国也需要探索新的对华合作方案。▲
举报/反馈


两会展现中国发展新气象环球时报2024-03-12 09:16北京环球时报2024-03-12 09:16北京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