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最新定调来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同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来看,此次降准政策目标明确,即“托底宏观经济、护住中小企业基本盘”。降准后,不改稳健货币政策基调。

  全面降准如期落地

  市场喜提全面降准。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会更好地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使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确保明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降准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继续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光大银行(601818,股吧)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托底经济,市场有预期

  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关于降准预期再起。在市场看来,此次降准与7月份相比更能被市场所预期和认知。

  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势头逐步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杰弗里·冈本此前曾建议,货币政策应该是宽松的,这对财政政策也将起到支持作用。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将帮助经济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稳定的宏观政策,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撰文分析表示,“本次降准政策目标较为明确,即‘托底宏观经济、护住中小企业基本盘’。”一是国内疫情仍然呈现散发状态,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的小微企业冲击持续存在;二是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三是部分房企现金流风险加大,造成房地产市场震荡,投资需求不振。临近年末,房企牵涉到的上下游产业链经营性债权偿债压力提升,加之中小企业在疫情反复零散性冲击下,生产经营压力加大,涉及农民工工资等“保民生”领域问题较为突出。

  温彬认为,明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企业层面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仍相对较为困难。为做好跨周期的宏观调控,降准不仅有空间,也有必要,一方面可激励信贷投放,另一方面可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周茂华表示,三季度以来,受散发病例等因素干扰,内需复苏偏缓慢,叠加海外新变异毒株影响,明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面临压力;国内通过降准为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也一定程度配合明年专项债发行,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降准后,货币政策取向未变

  近期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除了“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由此引发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可能宽松的遐想。

  对此,温彬分析,降准不应被解读为货币政策宽松的表现,它主要是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结构,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并减轻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压力。

  周茂华认为,整体上,降准具有对冲性质,不会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基调。国内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中美继续保持宽利差,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等,国内货币政策继续以我为主。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如果说2021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是稳健偏紧,7月以来则进行了稳健偏松的调节,包括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货币市场以净投放为主,以及具有总量、结构和价格三者合一效应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但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仍未改变,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2021年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增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上升;稳增长、保就业、稳物价、促平衡和防风险等多种需求同时存在,而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目标则更为重要,2022年经济运行可能需要货币政策依然稳健偏松,但并不存在大幅宽松的必要和条件。

  后续,是否还会有降息?

  数据显示,三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上行7个基点(BP)。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强调“六稳”“六保”的宏观背景下,贷款利率上行是否会引发货币政策降息,这也成为降准如期落地后市场关注的另一焦点。

  不过,从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来看,对于后续是否会有降息跟进,市场观点并不统一。

  王一峰判断,通过利率放松刺激总需求的必要性正在提升。从稳定房地产市场销售、护住中小企业基本面、保障民生领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率放松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滑出合理区间,进一步缓释房地产市场风险形成的衍生效应,仍有一定必要。此外,连续降准从负债成本端对LPR形成的累积效应需要关注。降准落地后,不排除累积效应触发LPR出现5BP步长的调整。

  但在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看来,后续不会有降息发生。“疫情反复和信用收缩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货币宽松进行对冲。而且上季度贷款利率上升,不符合降低融资成本的方向,所以需要通过降准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预计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给出明确的稳增长信号,货币和财政双发力,稳定明年经济开局。”

  “三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反弹属于阶段性现象,不会影响货币政策倾向。”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研究报告认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快速上行是三季度阶段性现象,随着房地产金融政策纠偏,房贷利率有望下行,贷款利率整体下行趋势不会改变。货币政策年内仍将保持稳健中性,不会因三季度贷款利率上行而降息,政策变动还需统筹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全面降准释放1.2万亿资金 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未变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