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或许这是对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历史最形象的描述之一。
2年7月26日,上海电气公司内机器轰鸣,一台12千瓦的蒸汽发电机组开始发电,点亮了南京路上15盏弧光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座发电厂,就这样开启了中国电力工业的重要篇章。
“家电首先得有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家电历史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多年发展,家电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家电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带动企业和产业;另一方面,几十年来,家电下乡、绿色家电、智能家电,一轮又一轮浪潮不断丰富和解放着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家电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下一波机遇和风口在哪里?这一次,又在上海。
4月27日至30日,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华为、京东、索尼等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亮相。在这个亚洲规模最大、全球TOP3的国际盛会现场,观察者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围绕“一体化智能”进行发力,不少解决方案,开始体现出智能单品到“智能场景”的转型升级。
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落地上海
中国家电行业步入后半场,一体化成为新晋主角?
回顾历史,中国家电行业整体而言经历了四个阶段。
最早是产业萌芽阶段。在早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家电行业就已经开始原始积累,不断积聚力量。当时间步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为行业打开局面,甚至一些国外生产线也被引进,中国家电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普及化发展的阶段前进。
很快,中国家电行业就进入了一个由创新、绿色、智能引领的时代。
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电产业进入成熟爆发期。一方面,家电市场不断细分、规模不断扩张,另外一方面,中外品牌开始同场竞技,这背后是完善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受到各方瞩目——21世纪到来后,中国家电产业更是进入创新转型期。
在发展理念上,规模领先被价值领先的转型浪潮取代,它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高地”;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行业生态随即步入调整阶段;家电渠道从传统的线下向电子商务转型,网购家电成为热潮。生态节能、智能化,成为行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不过从今年AWE的会场现场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或许是区别于以前聚焦于单产品智能的一个重要变化。例如,华为携双层超大展区重磅亮相,展示了华为全屋智能的魔力;京东协合作伙伴亮相,展示了其家电家居一体化消费场景上的成果和思路。
从单个产品的智能、优化,到面向场景的一体化方案,众多企业的动态,似乎折射出中国家电行业一种“合零为整”的能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产品聚焦于场景,进行了更为智能化的聚合和创新;另外一方面,众多企业参与者开始建设和融入生态,为消费者带来更为整体的、调优的、集成式的家电消费体验。
2023AWE一景
家电行业的一体化:从产品到场景的变迁
黑科技、极简、魔力,成为AWE现场不少观众最直接的体验。
在华为全屋智能体验区,不少参会观众亲自体验了使用门锁与智慧屏联动的访客可视功能。很多观众发现,只需要通过一声“小艺管家”,无需记忆,免学习,就可以“所见即所得”,实现1%精细度的开合窗帘,精准调节照明亮度与色温,还可以轻松播放全屋音乐,实现家电家居随心“使唤”。
在厨房“场景”下,与会观众发现,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中控屏一键启动明亮备餐与舒适烹饪模式,适配聚焦的冷暖光。烟机联动,彼时还有伴随着全屋的舒缓音乐,让烹饪备餐也能感到身心愉悦……消费者甚至可以通过人、车、家的无缝协同,体验全场景的自在交互,感受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体化”是不少展台上观众的共同体验。
大会开幕当天,京东家电家居也首次亮相AWE,全景式揭秘家电家居一体化战略。
据了解,京东将通过优化业务生态,激活潜在消费群体,创造更多交易机会,实现B端与C端融合的场景化创新;同时聚焦线下丰富的销售门店打造家电家居产品组合,强化线上线下同价,实现销售模式的创新;在全国的城市和乡镇地区推广以旧换新等服务,以服务促进交易转化,实现C端体验的创新。
值得说明的是,实际上,最近几年,京东已经在家电家居一体化的消费场景上做了诸多探索。很多产品不再是以卧室、厨房、客厅这样功能化的属性划分,而是融入一个个场景,供用户选择。未来,京东家电家居还将继续优化人货场,以家场景为核心,构建新的家电家居消费生态。
2023AWE一景
从全屋智能到全屋一站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感受到家电行业“合零为整”的趋势。
家电行业“合零为整”,有望打造一条明星赛道?
这是一个不小的变迁。
以前的家电智能,大多数时候聚焦于单品的智能——例如冰箱、洗衣柜、家庭音响,如何让它们“更聪明”——例如通过语音操控,去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以前家电行业的智能化,很多时候是一种1+1+1+1式的机械叠加,没有经过整体的、系统的调优。
家电产品底层互联逻辑和生态没有被完全打通,实际上距离“万物互联”还有距离。
在销售端生态上,配套能力也有待加强,一体化、一站购等集成化、集优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留给家电行业,以及相关企业思考的问题,也还有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AWE大会上表现出来的这种“一体化”趋势来看,这种聚焦于场景的家电行业布局,或许是一个新晋的明星赛道,也将带来很多机会。它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甚至重塑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有利于行业企业实现更好的优化、升级和合作,打造共同生态。
2023AWE吸引众多品牌汇聚上海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一方面,这改变了以前“点对点”、“点对线”式的家电互联模式,用户有机会接触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由企业逐一“落实”。本质上,这是“让产品来适应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户只能挑选企业支持的产品,并进行有限的组合,“让人去习惯产品”。
另外一方面,“一体化”趋势发挥了一种连接器的作用。诸如华为、京东这样的企业,可以携手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甚至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共享发展红利。例如,京东的降本增效,可以把更多利润留给上游家电企业,帮助家电品牌提升盈利。
再以酒店行业为例,酒店智能化虽已有多年发展,但是更多专注于单一板块的智能开发,而端到端完整技术能力并不完善。华为全屋智能与携住科技的数智酒店赋能计划,解决了酒店智能化过程中周期紧张、施工复杂、后期维护运营压力大、体验达不到预期等痛点,提升消费者在住前、住中、住后的体验。可以说,实现了多赢。
越来越好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多的行业合作,将为整个家电行业,乃至中国轻工业的发展带来提振。
在昨日(4月27日)的AWE高峰论坛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表示,过去一年,轻工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4万亿元,增长5.4%,利润15300亿元,增长8.2%,出口5935亿美元,增长4.2%。
“轻工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贡献了积极而重要的力量。”,张崇和表示,在轻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家电行业表现尤为突出,2022年家电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75万亿元,利润1418亿元,增长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