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汪峰终于上了一次头条,结婚八年与“国际章”——章子怡离婚。这个头条上的真是很惊险,因为A股10月23日最高跌幅2%,收盘跌破2950点,近5000家下跌。A股收盘后,汪峰的头条迅速被“中国股市必须守住”替代。相比关心娱乐八卦,2亿股民更关心自己的钱包。

这已经是A股第52次跌破3000点,17年来,A股一直在打3000点保卫战。3000点总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2022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跌至2885点,兜兜转转一整年,2023年10月23日,上证指数报收2939点。为什么A股总是无法挺起自己的脊梁?这几乎成了一项世界性难题。在中国,一遇到问题,基本都会怪“美国”。A股这一年的下跌,我看到最多的分析是美联储加息、十年期美债利率上行,导致外资持续流出。

今天,也就是10月23日,港股因重阳节休盘。没有外资的情况下,上证指数疯狂下跌最高2个点,这难道也怪外资么?

目前,A股市值80万亿元左右,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为2万亿元出头,占比不到3%。这不到3%的资金怎么可能决定A股涨跌?如果外资这么神,为何前不久最牛美国基金贝莱德宣布亏损30%,退出中国股市?所以A股持续下跌,不要去找外因,而是要找自己的原因。那么,A股到底怎么了?1、大股东疯狂吸血,小散被割惨了。A股就是给大股东融资用的,股民进来都是送钱的。2023年上半年,A股共有173家公司IPO,筹资2104亿元,IPO融资额占全球的一半,上交所、深交所排名全球第一和第二,远超排名第三的纽交所。上证指数首次站上3000点时,A股上市公司不足1500家,总市值不到10万亿元;目前A股公司增至5080家(不含北交所),市值76万亿元。A股十年来,企业大股东融资15万亿、定向增发10万亿、缴纳印花税4万亿,而只拿出10万亿分红,而这10万亿又大部分回到了大股东的腰包里,因为他们一股独大。

除了上市融资、增发融资外,花样减持也频繁出现。各种离婚减持骚操作,层出不穷。

更可笑的是,“上半年A股股民人均盈利3.91万元”冲上热搜。更可笑的是,8月3日《经济日报》发文称,让居民通过股票赚到钱,从而刺激消费。这就好比让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把房子租出去赚钱一样的可笑。A股市场95%的散户,大股东割散户的“韭菜”,让散户集体亏损。这种市场,怎可能有信心?2、公募基金散户化,各种不公平竞争。

A股里的公募基金完全散户化,追涨杀跌,疯狂抱团。201

公募基金持有者几乎人人亏钱,而基金经理却拿着几千万,上亿元的管理费。而且在抱团的巅峰时刻,成功封神。除了公募基金追涨杀跌,坑害基民外。9月,

金帝股份(688678.SH)登上热搜,原因是,这家新上市的科创板股票,竟然自己融券做空自己。既然不让我正常减持股票,那就用融券的方式变相减持。这刚上市就想要跑路,这种上市公司的质量到底有多差?股东自己都毫无信心。

“注册制”之下对企业经营状况,利润情况的审核越来越少,很多企业上市的目的只有一个圈钱跑路。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财务造假,上市后再通过类似融券的方式减持股票套现。

正手割韭菜,反手又是割韭菜。家人们,谁懂啊,谁能玩得过他们?这种不公平的市场,散户几乎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如果财务造假就罚它倾家荡产,判刑坐牢,还有人企业敢作假么?

另外,量化基金规模上千亿了。通过机器人买卖股票,一边融券做空,一边买入做多。人,怎么斗得过机器?

总之,A股之所以挺不起脊梁,主要是自己有病。正如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所言,A股这一次不能再修修补补,而是要“治本”了,要对各类基础规则、上市要求进行全面整改。两个月来,证监会已经出台18条政策(详见:3000点破了!我在A股很想回本……),这说明是在乎股市下跌的。最近跌破3000点后,没有新政策出来,我猜应该是在憋什么大招吧。真心希望,A股能摘掉“韭菜市”的帽子,让散户重拾信心。当然,现在已经跌破2950点了,A股整体市盈率12.8倍,处于历史最低位置,已经没有理由继续过度悲观了。

富士康,突然被两个部门调查,发生了什么?

源自:磐石之心

国际风云变幻,国内风起云涌!富士康突然摊上事了。

据环球时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税务部门近期依法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22日下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言人向台证所发布说明文件回应称:“合法合规为集团在全球各地的基本原则。我们会积极配合相关单位的相关作业。”到底富士康为何突遭调查?发生了什么?从仅有的报道来看,调查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个是税收,另一个是土地使用情况。那么富士康在这两方面有什么问题?首先,富士康是纳税大户,也是减税大户。富士康一直是我国的缴税大户。根据最新财报,今年上半年,工业富联支付各项税费17亿元,应交税费10亿元;去年同期,支付各项税费24.6亿元,去年应交税费12亿元。由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等原因,富士康在郑州、天津、南宁、上海、贵阳、深圳、河南、山西、武汉等多地大约17家公司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按15%计算。

查富士康的税收情况,是否意味着,富士康可能存在偷税漏税问题?

其次,郭台铭染指房地产。作为最早来中国发展的台商,郭台铭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20年,不可能不为所动。早在1993年,郭台铭就看中了紧靠深圳市区的龙华,并表示“龙华的地,能看到的都要”。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富士康的对外口径中至少先后披露过五个商业地产项目、两个住宅项目以及47个工业园区。2005年,富士康成立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综合开发”。此后,轩盛投资在上海、长春、贵州、太原、深圳、武汉、重庆等地陆续获取商住地块。

如今,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是否意味着郭台铭在土地使用,房地产开发方面存在问题?当然,税务稽查和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或许只是表面现象。富士康,作为中国进出口大户,纳税大户,还有“工业富联”在A股上市,又是台商身份,竟然遭遇调查,肯定不简单。

第三,与转移产能有关?增加,税收减少等,所以才被查?根据富士康官网,2022年集团进口总额约54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大陆进口总额的3.0%;出口总额约849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5%。目前,富士康在郑州,拥有30万名员工,在深圳的产业园也有20万名员工。巅峰期,富士康在中国拥有100多万员工。如果计算富士康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可能超过几百万人。目前,印度、越南以及美国都在拉拢富士康建厂,转移产业链。富士康这么大的贸易额和就业人口,一旦大规模转移出中国,必然导致严重影响。总之,富士康突然被查,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或许有更重大的,不能拿到桌面上说的问题。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2023年底,没得选择,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棱镜:A股近5000家下跌的原因找到了!富士康,突然被两个部门调查​,发生了什么?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