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板或许是盲目的信仰目前,无论是北交所上市企业还是投资者都认为转板到创业板或科创板,将会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转板第一股”观典防务(688287)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大约两个月后,当初一切美好畅想看起来输给了现实。
估值方面,最新市值与在精选层(现为北交所)停牌时相比,下跌了大约22%成交金额方面,目前在科创板日成交额约为4000万元左右,精选层时期日成交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两个主要指标告诉市场一个无情现实,转板并不能大幅改善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
换句话说,国内资本靠转板套利或许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观典防务转科创板:估值、流动性未明显改善观典防务从北交所转至科创板上市,站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高度看,具有标杆性意义,标志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从政策层面到操作层面都正式打通。
站在微观层面,观典防务并未能实现估值和流动性大幅改善的美好愿望观典防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禁毒产品研发与服务产业化的企业,在无人机禁毒服务细分市场具有领先优势,相关科研项目获得由公安部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年年底公司股价走出低谷,并一路保持向上趋势。
挖贝研究院资料显示,该公司在转板停牌最后一个交易日(2021年10月20日)收盘价为21.88元/股,复权后股价达到32元/股可以说,观典防务作为精选层(北交所)优质企业,在估值方面一直受到资本青睐成交额方面,2021年6月和7月,还未宣布转板时,股票日成交额在1000-2000万元水平。
2021年8月至10月,宣布转板后至停牌前,日成交额再上新台阶,达到2000-5000万元左右转板至科创板表现如何?今年5月25日,观典防务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前十个交易日放量成交、日成交额在2-5亿元左右,之后成交也逐渐萎缩。
2024年4月上市公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反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股盾网正在办理该股票投资者索赔案,本次监管机构对公司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但是股盾网团队认为,依据新《证券法》及司法解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责任由原来的“过错原则”改为“过错推定原则”,除非能够充分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规定实际上是相当严厉的,显示惩戒机制更加严厉。
7月6日至19日的十个交易日里,该股日成交额在2000-4500万元,不仅缩至刚转板上市时的十分之一,而且和在精选层时期相比,差距也并不明显估值方面,转板第一天,股价即下跌23.63%随后最高也仅冲至21.05元/股,后继续震荡向下。
截至7月20日收盘,观典防务股价为17.1元/股,较精选层时股价跌22%在宣布转板前,观典防务除权后最低股价也在15元/股左右不要盲目信仰转板总体上看,观典防务转科创板后流动性有所提高,但估值打了折扣,这究竟是好是坏,答案见仁见智。
但目前,北交所上市企业,特别是投资者还是对转板充满信仰,甚至是盲目信仰,认为转板就是将大幅改善流动性和估值先搁置这种争论,来看北交所所有上市企业能达到转板实际条件的有多少?从上市条件看,科创板要求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6大领域。
另加高要求的科创属性,例如,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对比这些条件,北交所能转科创板的企业可能就非常少创业板方面,虽然对于净利润要求是2年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门槛比要求高很多。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创业板新上市18家企业,净利润中位数超过9000万元,利润最低的腾亚精工去年净利润为5448万元,对照这个标准,北交所企业能上创业板的数量就不多了即使能转板了,再看北交所与创业板、科创板的流动性和估值。
表面看,创业板、科创板在这两个方面明显高于北交所目前北交所市盈率大约为28倍,科创板46倍、创业板43倍但大家不要忘了一个事实,北交所大部分好的企业转板至创业板或者科创板,公司竞争实力、经营数据基本上位居这两个市场的末段。
数据显示,科创板和创业板实力排名靠后企业的流动性和估值,跟北交所相比,优势并不明显有66家科创板、创业板公司股票日成交不足1000万元,且这66家公司整体质地并不差,年利润中值超过6000万元估值方面,创业板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有74家,10倍以下11家。
而北交所具有转板实力的企业,基本是北交所头部企业,这些企业在北交所日成交额基本在1000万元以上,高的也能达到5000万元估值30倍以上也不是难事观典防务转科创板后表现,大致符合这个逻辑泰祥股份、翰博高新转创业板是否也符合这个逻辑,需要等他们转板后一段时间来观察。
说到这,转板又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做鸡头还是做凤尾。
股盾网团队提示:受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误导,造成损失的,建议投资者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挽回部分投资损失。法院审理中,因审判执法人员对法律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索赔结果以法院最终生效裁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