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个女生在网上发起提问:自己在上海工作,985本科金融专业毕业,月薪1.2w,想要找个年薪40w以上的潜力股,最好学历比她高,25岁以内,身高比她高5公分就行。今天就不再用那个比例问题说事情了。毕竟大家都知道,满足其中一项条件的人也许有不少,但是满足所有的条件就可能要概率乘积来计算了。比如学历比她高的人在上海可能占所有男性群体中的10%左右,毕竟这个女生985本科,怎么也要找个985硕士,这部分群体很少。25岁以内,硕士毕业大部分也要25岁,其中一部分估计超过25岁了,估计25岁以下的有70~80%。
比她高个5cm,这个要求可能也不难,就不再做具体测算了。
至于年薪40w起步,也就是说要求一个硕士刚毕业起薪就是40w,这么多条件累加起来可就是地狱难度了。
我们也没有必要说这些条件不是线性叠加的,先说一下这个要求中对“潜力股”的定义对不对?什么叫做潜力股?
我查了查,在股票市场上说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上涨潜力和良好预期的股票,未来有很大潜在投资的可能的股票。这才叫潜力股,看明白了吗?这里面透露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和“预期”这两个词,反过来对应了什么?
就是现在和当下嘛!现在当下怎么了?说白了就是形势不太好,没有那充足的先发优势。放到择偶上面也就是这个男人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情况没有那么好,至少达不到自己对未来预期的要求。
可是你能看到的是什么呢?能够看到的是这个人具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品质,比如正能量,比如积极进取,比如能拿下业务,能搞定客户和领导,甚至很会动脑子,很能解决问题等等。这都是潜力股的代名词,我们从这些品质中看到了这个男人未来的成就决不会太低,于是我们就明白了自己将要选择的对象是什么,于是决定此时出手,拿下这个男人。和对方在一起后,全力支持对方,和对方一起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
这才是选择一个潜力股正常的思路和做法。而且“潜力”这个词本来也就是说预期的,说对未来的预判的,而不是讲当下的。为什么呢?我们对任何一个市场的判断永远都是预期,就像房地产市场一样,为什么永远只有少数人能赚到钱,凡是刚需住房的人冒出炒房的念头总会投资失败?就是因为预期管理没有做好。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提不起来,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未来各地房地产市场饱和,根本不会有太大起色,所以市场和消费者对房子的消费信心不足。换句话来说也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是偏向负面的。包括个人的职业发展,工作方向调整也是一样,基本上每个用人单位的HR看简历、面试的目的都不是为了看你的过去的,而是希望从你的过去中找到预期。什么预期?就是你未来能够在这个岗位上给你的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预期。如果没有这个预期判断,那么对方肯定就不会录用你,包括就业市场不好的裁员也是一样,都是对你预期的判断。当下和过去根本不是判断的依据,因为凡是放马后炮的人基本上都被股票和房贷给套牢了。再回到上面那个问题,看看那个女生的问题。
她提的意见中的潜力股的预期在哪?
要求的是“硕士毕业起薪40w以上”,而且是985硕士,换句话来说这种人凡是能进入就业市场的,一定是像金融、电子、人工智能、芯片那些火热方向的顶尖学霸。否则的话肯定拿不到这么高的薪资。那么这些人的预期在哪呢?
可以说很高,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可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人,一定是喜欢动脑子的人,看看所谓的“计算机35岁被优化”的人都是哪些人?是喜欢动脑子的,还是只会劈砖头重复性写代码的?
这些人勤于思考,而且行动力非常强大,30岁的时候年薪超过100w几乎板上钉钉,而且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更大。
那么这种人可以说是潜力股吗?当然不能了,这种人只能说是“蓝筹股”了。
看看现在有多少打工人能够达到月薪1w,有多少人能达到月薪2w、3w?
翻过来就知道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起薪40w是个什么水平了?
这种人作为蓝筹股有没有可能进入相亲市场,或者毕业前没有对象,等着别人给他介绍呢?也许有,但是概率真的太低太低了。那么分析完了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女生找对象的策略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大多数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心理预期拔的太高了,而且永远在用鸡毛换糖的思路去找对象。
我说过,鸡毛换糖,最终只能换回来一地鸡毛。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是抱着11换10的心态去做的话,那么你永远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运气爆棚,能够找到白马王子,能够中10个亿的彩票大奖。
现实吗?我不知道,但我想观者自明,深思一下就明白了这其中可能性有多大。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女生是做金融的,那么她的圈子里面肯定有这么高质量的男生。
但问题是,这个圈子里的男生还有没有单着的,有没有刚好喜欢她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的话,何至于还要上网来发布自己的需求。如果真的遇到了,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行动,否则结果就是——剩下去,或者降低心理预期。点击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欢迎关注、收藏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