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节中,格雷厄姆指出了证券(主要指股票和债券)量的因素主要是财务报表中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甚至包括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体现的数字数据;质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性质和未来发展的情况,以及管理,以及稳定性。

其中量的因素确定性最强,也即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最可靠,企业的种类性质,管理能力,企业未来发展等质的因素最不靠谱,最容易导致股价的高估和低估,但是,稳定性,这一质的因素,却是少有的,很重要的,可以检验数据可靠性与否的质的因素,这样质和量有力的进行了统一。

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主要是量的考察,可以从《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中大量的财务报表分析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他也明确表示其风格就是数据分析,安全边际的数字给的很明确。巴菲特沿袭了他老师的这一投资方法,每年研读近万封财务报表,平均一天近30封。从这一章节可以看出格雷厄姆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以及管理能力等无法定量化,明确化的质的因素极其排斥,所以巴菲特也继承了这一观点,巴菲特很少对大盘和宏观经济进行预测,但格雷厄姆对稳定性这一质的因素极其看重,这也是巴给特大部分投资消费类这一稳定行业的原因。

极端有利和极端不利的情况都不会持久,无论是经济还是行业。因为修正力量随时会出现。对管理的过于重视,把管理考虑两次的做法会对股价造成高估。

趋势,业务性质,以及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涉及未来的预测,都是很难评估的和不确定的。过度涨跌根本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把前景作为主要的价值评估标准。证券分析家应该把未来的变化作为风险考量,而不是价值评估基础。

对比食品公司和汽车公司的优先股的利息保障系数,说明行业的“质”稳定性可以推翻公司“量”的可靠性,说明稳定性这一“质”的重要性。这样,数据的“量”的重要性,与“质”的稳定性进行了统一。


《证券分析》第二章2证券量和质的因素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