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清按语:2023年12月18日,在“第十三届深港资本市场金融创新论坛”上,深证投资者服务中心、深圳市证券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深圳的“投资者损失计算系统”。潮程武先生系投资者损失计算系统的核心主创人员有效交易篇

    作者简介:潮程武,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借调深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委员会,高级程序员、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系深证投资者服务中心“证券虚假陈述案投资者损失计算系统”的核心主创人员。

一、除权事件除权事件是指上市公司分红送股配股等使每股股票的市场价值发生突变的事件。除权事件有登记日和除权日,登记日一般为除权日的前一交易日,登记日持有的股票含权,即该日股东有参与分红送股配股的权力,除权日及除权日之后的股票不含该次分红送股配股权。交易所每日公布的行情文件中有当日的“前收盘价”和“收盘价”,“前收盘价”一般等于前一交易日公布的“收盘价”,但在除权日的“前收盘价”通常不等于前一交易日公布的“收盘价”,这是因为交易所在除权日对股票行情做了除权处理。除权公式为:除权日前收盘价=(前一日的收盘价+配股价×配股率-股息率)÷(1+配股率+送股率),其中股息率、送股率和配股率都是指每股的股息送股配股额度。例1:某股票的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股,派2元现金,同时每10股配2股,配股价为5元,该股在登记日(除权日前1日)的收盘价为12元,则该股除权日前收盘价的参考价为:(12+5×0.2-0.2)/(1+0.3+0.2)=8.53。考虑到部分投资者可能放弃配股等因素,除权日前收盘价以交易所公布的结果为准。注:股票当日涨跌幅是以当日公布的“前收盘价”和“收盘价”为基准来计算的。二、复权处理和行情复权如前所述,除权事件前后每股股票内含的价值是不同的,在除权日,股票价格可能会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缺口,如例1,股票价格从12元下跌到了8.53元。那在股票除权后,如何才能比较股票和指数的同步涨跌情况呢?如何才能准确计算投资者损益呢?这就需要先做复权处理。复权处理并不是除权事件的简单逆运算。根据复权处理的目的,本文将复权处理区分为行情复权(或称为收盘价复权)和交易复权。要估计除权后个股相对于指数的同步涨跌情况,需对个股收盘价做行情复权;要准确计算投资收益,需对个股的买卖价格和买卖数量做交易复权。若个股在【实施日,基准日】内有多次除权事件,行情复权只需用复权因子[i]进行一次汇总的计算处理,交易复权则需按除权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多次计算处理。行情复权也是行情软件中常见的复权处理方式,可以使股票的每日涨跌幅在复权前后保持不变。行情复权分为两种方式:行情前复权和行情后复权。行情前复权是除权日及除权日后的个股收盘价格不变,按每日实际涨跌幅计算除权日前的个股收盘价格;行情后复权是除权日前的个股收盘价格不变,按每日实际涨跌幅计算除权日及除权日后的个股收盘价格。本文采用行情前复权处理方式。用个股行情文件中的复权因子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个股的前复权收盘价格,公式如下:复权后收盘价格=当日复权前收盘价格×当日复权因子÷基准日复权因子。例2:接例1,若除权日前1日的复权因子是4.128973,且【除权日,基准日】内无其它除权事件,则【除权日,基准日】的复权因子应该都是5.808637。本次除权日前1日的收盘价是12元,复权后收盘价=12×4.128973÷5.808637=8.5300,与本次除权日公布的前收盘价相同。注:要用相同公式对基准日前的个股历史收盘价做行情复权处理,行情复权处理完毕后,就可同步对比个股与指数的涨跌走势情况了。三、交易复权为了准确计算投资收益,交易复权要分为两步进行:数量交易复权和价格交易复权。要先对实施日前库存股数量和成交数量做数量交易复权,所有除权事件都处理一遍,目的是区分出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成交和其它成交;再对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和其它成交价格做价格交易复权,所有除权事件都处理一遍。在做价格交易复权时,股息要么增加除权日及之后的卖出收入,要么减少除权日前的持仓成本。诱多案中,有效交易是先买后卖,为减少计算复杂度,建议股息的复权处理方式是减少除权日前的持仓成本;诱空案中,有效交易是先卖后卖,建议股息的复权处理方式是增加除权日及之后的卖出收入。股息处理原则应前后一致,即在一个虚假陈述案件中有效交易的股息处理原则要保持一致。注:在诱空案中,揭露(更正)日前的有效交易为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揭露(更正)日及之后的有效交易为买回。按本文介绍的交易复权方式,若诱空案在揭露(更正)日前有分配股息的除权事件,股息将增加到除权日及之后的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中,即股息增加到卖出收入中。若诱空案在【揭露(更正)日,基准日】内有分配股息的除权事件,因该期间内的有效交易只有买回无卖出,在对该次除权事件做交易复权时应不处理股息,即置股息率等于零。交易复权的计算过程如下:1.对实施日前库存股数量和成交数量做数量交易复权复权后实施日前库存股数量=复权前实施日前库存股数量×(1+送股率)在除权日前:复权后成交数量=复权前成交数量×(1+送股率)在除权日及除权日之后:复权后成交数量=复权前成交数量2.对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和其它成交价格做价格交易复权在除权日前:复权后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复权前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1+送股率)复权后其它成交价格=(复权前其它成交价格-股息率)÷(1+送股率)在除权日及除权日之后:复权后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复权前实施日前库存股的卖出价格+股息率÷(1+送股率)复权后其它成交价格=复权前其它成交价格3.配股和增发的处理配股相当于一笔买入交易,需计算配股价占收盘价比率,配股价占收盘价比率=配股价÷配股登记日复权后收盘价格,在比较股票与指数的同步投资损失幅度时,需用到配股价占收盘价比率,即用配股价占收盘价比率去折价买指数。若个股有老股东优先认购的增发事件,处理方式类似于配股。例3:接例1和例2,登记日(除权日前1日)的配股价为5元,当日收盘价为12元,复权后收盘价格=12×4.128973÷5.808637=8.5300,配股价占收盘价比率=5÷8.5300≈58.62%。获配的配股股票是不含本次分红送股权的,所以本次复权后的配股数量=复权前配股数量。

例4:客户期初有1000股,在揭露(更正)日前有6笔交易,第3笔交易日为登记日(10送3配2派2元,配股价5元),第4笔交易日为除权日,除配股外的交易价格均为当日收盘价。下表为行情复权和交易复权后的结果,其中第6笔的卖出交易要拆分成2笔,分别为卖出实施日前库存股650股、卖出实施日后新增持股150股,而且复权后的成交价格不同。

四、基准价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十六条规定:在 30个交易日内未达到可流通部分 100%的,以第 30 个交易日为基准日。虚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起至基准日期间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为损失计算的基准价格。若在【揭露(更正)日,基准日】内有停牌事件或除权事件,该如何计算基准价呢?上述司法规定中的“交易日”应该是指“个股交易日”,而非“市场交易日”。在【揭露(更正)日,基准日】内若有无交易量的短期个股停牌日,计算基准价时应将个股停牌日扣除;若揭露(更正)日后个股的累计换手率不足100%时遭遇了长期停牌,考虑近因原则,建议以不超过30个“个股交易日”和45个“市场交易日”(需法官同意)来确定基准日。根据上述司法规定和对除权事件的分析,计算基准价前还应按交易复权处理公式对【揭露(更正)日,基准日】内的收盘价进行复权处理,然后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价作为基准价。这是因为基准价的作用是将未卖出的诱多买入股票虚拟卖出,或将未买回的诱空卖出股票虚拟买回,然后计算投资者的买卖差额损失,所以应该使用交易复权处理公式。[i] 复权因子是个股的权息修复比例,在除权日发生变化,通过复权因子可以方便地将个股历史价格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反映出个股历史价格的实际变化情况。

往期推荐:

1.全国首宗依照新司法解释判决的证券虚假陈述案:“追首恶”的可行路径

2.金融审判的三个审判理念和两个审判方法

 3.探索部分诉讼请求先行判决,破解示范判决机制的运行障碍——邱某诉K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案

  4.深圳中院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审判白皮书(2017-2021)

    5.“追首恶”的冷思考

6.适用《民法典》合同编第十六章保理合同的十八条建议

    7.独立保函的认定及开立申请人违约责任的承担

 8.《民事强制执行法》送达部分建议稿及调研报告(下)

  9.《民事强制执行法》送达部分建议稿及调研报告(上)

10.民法典时代金融审判需要把握的三个理念

 11.金融司法视角下比特币命运的解读

   12.私募基金适当性管理义务

 13.公司对外担保的证据清单及查

 14.上市公司定增协议中兜底条款的效力问题

15.罚息、复利和罚息的复利

  16.金融借款利率标准问题

 17.先行判决在群体性证券侵权纠纷示范诉讼中的运用

  18.优秀裁判文书撰写的“三用”

 19.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

    20.重大事件对证券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的影响

21.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内部追偿问题

  22.私募基金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分析

23.金融司法视角下投资顾问和代销机构的角色定位

    24.虚假陈述纠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5.资管产品类案审判思路与规则——以私募投资基金为例

26.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投资者顾问的身份定位及责任匹配

 27.全国法院2023年度优秀案例:证券虚假陈述“追首恶”的司法路径

28.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差额补足承诺文件性质及效力的认定

    29.深圳期货纠纷审判情况及几点思考

    30.浅谈内幕交易罪的几个问题

31.证券虚假陈述案投资者损失计算中的问题分析——有效交易篇


证券虚假陈述案投资者损失计算中的问题分析——交易复权和基准价篇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