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个概念
净利润是一家企业在某一个经营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的体现。是企业取得的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扣除了营业成本、经营费用和其他的税费后的归属于股东可以分配的经营成果。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财务投资学中称为经常性净利润,或净利润_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不包括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见其他说明),是公司可持续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这是就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而言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扣除少数股东应分得的损益后,实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这部分利润。
由于大多上市公司通过投资的方式,对控股但非全资持有的企业,也要合并其财务报表,那么,根据这家控股但非全资企业的利润或者亏损,在合并报表后,要将根据股权比例,不属于上市公司的这部分净利润或净亏损剔除,列于少数股东损益科目。合并报表的净利润在剔除这部分不属于上市公司的利润,称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这是实际意义上,真正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包括了非经常性损益带给企业的收益或亏损。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是在上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基础上,将来源于非企业经营所得的非经常性损益予以剔除,包括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出售长期资产等一系列非经常发生的损益项目,用来反映上市公司实际上可持续经营业务带给上市公司股东的收益。
这是一个参考指标,我通俗地讲,开餐厅的老板在店里捡到个客人的钱包,但客人不会天天在店里掉钱包,所以看这个餐厅做得好不好,是看餐厅的经营利润是多少,而并不考虑捡到钱包增加的那部分利润。
我们在作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时,所说的归属于股东的经常性净利润或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就是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我们用案例来说明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1、来源于企业利润表的概念区分
在每一张上市公司合并利润表中,如上图,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列示的就是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净利润,但这部分净利润并非全部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因此,在其下紧接列示的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就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示的是按子公司的股权比例,扣除了少数股东的损益后的净利润。而其后的少数股东损益,即表示按股权比例,剔除出来的不属于上市公司的那部分利润(或亏损)
如下图所示意,红线范围内是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范围,但其中A公司,上市公司仅持有60%的股权比例,那么A公司形成的净利润(亏损),通过合并报表,并入到了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中,此时,被称为合并报表的净利润。但A公司少数股东持有的40%的股权比例应享有的A公司的净利润(亏损),列示在合并表示的净利润之后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中,其余的部分则就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或如报表所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是同一个概念)。
2、来源于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主要会计和财务指标中的有关净利润概念
在每一期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中,都有这样一张主要会计和财务指标的表格,其中,用红框圈出的部分,分别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上图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是前图利润表中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对合并报表而言,上市公司即是母公司)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二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包括了非经常性损益。后者将非经常性损益予以了剔除,是一个参考指标,但更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
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如果明白了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概念,那么理解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就比较容易了,它是指归上市公司期内产生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比较的增长比率或下降比例,以体现上市公司在期内经营盈利与上年同比比较呈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二、为什么要分析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之所以我们离开净利润或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来分析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因为归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才是真正由企业的经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或俗称做生意产生的利润。但是在企业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净利润往往受到很多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收到政府补贴、企业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收益或损失、处理长期资产带来的收益或损失等等,这些因素在企业实际的报表上,分分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有时候影响还非常大。因此,不将这些影响因素剔除,企业的报表分析往往会受众多因素的干扰,从而得不到对经营成果分析的正确结论。因此,在做专业的报表分析时,一般采用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作出分析。
打个比方说,我们很多尖端的物理化学实验要在真空环境下做,得到的结果才正确。因为在常规环境下,空气中的各种氮、氧元素就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从而使得结果出现偏差,分析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是这个道理。
三、如何分析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A、观察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一般的情况下,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一个正向指标,越大表明股东的收益会越高;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亦是一个正向指标,同样情况,其值越大,对企业股东就越有利。
但是,我们要留意的是,往往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会更领先于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反映企业盈利的趋势,有可能出现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还在增长,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掉头下滑的迹象,这时,我们就要格外留意。
同时,相反的情况也会存在,即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还在下降,但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上升。
因此,观察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就会给我们发现众多的投资先机,可以提升收益,降低损失,及时入场或离场。
四、从本期/季度/年化三个维度分析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i. 季度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或同比增长率,是指企业在某一个季度内实现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是企业这某季度与上年同期该季度比较值,是体现了季度的增长幅度或下降幅度;季度指标敏感程度超过其他两个时间维度的指标,但波动性也较大。
ii. 本期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指会计年度起始日到会计报表截止日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如中报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指1-6月两个季度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而三季报的本期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指1-9月三个季度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本期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是以相应的统计区间,对比上一年同期的数据,反映其增长幅度或是下降的幅度;
iii.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通过对连续四个季度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求和,可以平滑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波动性和季节性,达到在不同期间内,也可以对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进行同比、环比比较分析,如2016年第三季度的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2016年第二季度的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就具有了可比性,而季度/本期数仅在同比情况下才有可比性,环比则不具有可比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最接近自然年度的动态年度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是以相应的以四个季度为单位的统计区间,对比上一年同期的数据,反映其增长幅度或是下降的幅度;
财务投资学中对涉及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指标采用本期/季度/年化三种方式来表示一家企业的某些财务指标,如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原因如下:
一是因为指标的敏感性的问题。季度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最敏感的,本期数次之,年化数据反应最慢一些;如拿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而言,某些周期性行业在上升初期,季度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已经在开始增长了,但本期与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可能还在下降;
二是可比性的问题。很多行业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如旅游业的旺季在三季度,那么三季度的季度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对二季度大幅增长,并不一定表示企业的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转好,这是不可比的,而与去年的三季度比较才具有可比性,这时的增长才是真正的增长;
三是连续比较的方便。年化数据采用连续四个季度的合计,即包括了一年之中的淡季,也包括了旺季,如此,一季度的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四季度的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就具有连续的可比性,即可以同比,亦可以环比,都具有比较意义。
五、案例分析说明
以下是某公司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的三年趋势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趋势上来看,该公司年化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五个季度以来,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包括同比增长率,这就表明这家公司业绩在变得越来越好。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在2015Q3时业绩见底,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并一直在延续。
而从季度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来看,公司受季节性的影响,波动就比较大,但可以从季度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幅度上来看,本次的最低点出现在2015Q2,比年化数据提前一个季度的时间反映在趋势图中。
所以,有了季度/本期/年化三个指标的结合使用,我们就能洞察先机,把握机会,同时,使用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就能做到去伪存真,取得正确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