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年底将至,电诈格外猖狂。近日,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分享了他遇到的两次电诈骚扰经历,对方谎称是抖音直播客服,需要扣除老胡每天2000元的直播间费用。
基于上述事件,老胡提出了一开回应。
作为普通老百姓,你是否也有老胡的同款疑问?究竟什么是电诈?为何电诈屡禁不止?运营商又做了哪些工作?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防范?我们今天来聊聊。
电信网络诈骗为何屡禁不止?
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诈,它的全称是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像前段时间张艺兴主演的电影《孤注一掷》,就是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暗内幕,该诈骗集团利用先进的电信网络技术,从网络上操作各种网页,对受害者发布海外高薪招聘的虚假承诺,诱惑受害者落入缅北诈骗工厂的陷阱,从而对全球各地的人实施诈骗。
罪?对于该问题,笔者看到浙江移动葛长伟在微博中给出了专业的解答。
对于虚拟号码和虚拟运营商的区别,葛长伟表示虚拟号码与虚拟
那么问题来了,排除了实名制和虚拟号码,电诈是通过什么手段?其实诈骗集团主要通过虚拟拨号技术进行伪装。
运营商反诈投入不少于20亿元
配合断网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以浙江移动为例,涉诈嫌疑模型识别出的涉诈嫌疑达到249万次,涉及200多万号码,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对9万号码进行了管理停机,对38万号码进行了呼叫限制。
“这个数据背后是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若折算成钱,三家运营商在反诈方面一年的投入不会少于20亿。”葛长伟强调道。
再比如,山东电信利用互联网宣传渠道,进行防范通讯信息网络诈骗宣传,并在网上营业厅设置防诈专区,开展全民防诈考试抽奖、有奖问答,浏览参与人数达20余万,省市公司视频平台积极开展防诈骗直播,累计开展23场,观看人数超41万人次。
此外,中国移动还于2024年推出了中国移动防诈宝业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为用户提供防电诈保障服务,若用户遭遇电诈造成资金财产损失,在正式立案且30天内未追回的情况下,可申请最高5万元的补偿。
同时,中国移动防诈宝还能提供来电零漏接服务,关机、遇忙等时,和留言以文语双显形式提醒未接来电。此外,用户可享100分钟超清视话,视频通话不占流量、画质超清。
后记:普通人努力守好钱袋子
电信防诈一直宣传,但又无法彻
在笔者看来,普通用户只能谨慎再谨慎,多方求证,不要转账,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对于朋友圈转的那些贴图,应该及时识别假信息,不要四处转来转去,避免“被诈骗”。
防诈骗,需谨慎,不贪小便宜,才能守护好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