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证监会通过交易所网站发布公告称:有个别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该等个别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反法律法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股盾网正在办理因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致使投资者损失的股票索赔案,具体监管机构立案调查的细节事项,有待于交易所进一步公开信息,但是股盾网团队认为,依据新《证券法》及司法解释,如上市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赔偿投资者损失,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责任由原来的“过错原则”改为“过错推定原则”,除非能够充分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相关规定彰显国内证券诉讼领域惩戒机制更加完善。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因公司治理问题遭监管警示后,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903.SZ,以下简称“云内动力”)近日被立案调查日前,云内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公告内容就是目前我们已知的信息”对相关立案事项,云内动力方面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处于配合调查阶段,相应事项具体原因及进展以后续公告为准被立案调查公开资料显示,云内动力主营业务为发动机业务和工业级电子产品业务。
其中,发动机业务方面,云内动力是国内主要的多缸小缸径柴油机研发与制造企业,主要应用于车用和非道路两大市场,形成了以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发电机组为主的动力配套体系工业级电子产品业务则主要涉及加油(气)机支付系统、充电桩支付系统及自助设备支付系统、智能传感器等产品。
此外,2024年9月,云内动力还宣布计划开展L4级智能配送机器人业务,并与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L4级智能配送机器人相关硬件、软件及业务运营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或因此业务拓展计划,近期多位投资者向云内动力提问该公司是否涉及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业务领域。
对此,云内动力回复称,目前公司除与相关公司合作生产智能物流配送车外,无其他机器人业务,暂未涉及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对于上述智能配送机器人业务进展情况,云内动力于2024年12月表示,公司生产的智能物流配送样车正在申请道路测试,以加快公司智能物流配送板块产业的落地进程。
股盾网团队认为,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规定,如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重大性违法违规,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损失。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通过法律程序争取挽回部分投资损失,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索赔。
发力业务拓展背景下,云内动力近日突传被立案调查消息该公司近日表示,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云内动力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治理不规范实际上,在此次被立案前,云内动力2024年就因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被监管警示。
相应监管警示函指出,云内动力主要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内部控制不规范以及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其中,公司治理方面,云内动力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包括未完整记录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部分重大事项未按规定作为内幕信息管理并履行规定程序、部分内幕信息知情人未书面签署内幕信息登记资料。
此外,云内动力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上市公司独立性,与控股股东云内集团存在部分机构、人员、业务系统混同情况同时存在先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后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情况,未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履行董事会、监事会换届程序且定期报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
会计核算方面,云内动力收入确认时点和金额核算不准确,包括部分商品发出但客户未确认收货的情况下,公司即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同时,计提销售返利不准确,包括部分商务返利未记录于恰当会计期间等此外,云内动力三包索赔支出、收入会计核算不准确,包括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三包索赔费用计提预计负债、部分三包索赔支出未记录于恰当会计期间且科目不准确、部分三包索赔收入未记录于恰当会计期间且金额不准确等。
同时,部分成本、费用会计核算不准确,包括当期计提上一年度部分薪酬、部分运输费用未记录于恰当会计期间等;计提部分存货跌价准备参数选取不谨慎、测算不准确内控方面则主要涉及存货管理及账务处理不规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基础业务及财务资料保存不完整等。
信披方面,云内动力2021年、2022年、2023年未按规定披露因向金融机构融资形成的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同期年度报告披露不准确,报告期资产、负债、利润总额、净利润、受限资金等信息披露不准确同时,部分关联方或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
2.55亿元及0.39亿元。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宛玲)
股盾网证券诉讼团队提示:如因上市公司重大虚假陈述误导,造成损失的,建议投资者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挽回部分投资损失。法院审理中,因审判执法人员对法律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索赔结果以法院最终生效裁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