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反证券经营管理法规行为

1.证券公司未经核准变更证券业务范围,变更主要股东或者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合并、分立、停业、解散、破产

2.证券公司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管理分支机构

3.未取得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经营证券业务

4.证券公司超出核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其他业务

5.未按规定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

6.证券公司的各种风险控制指标违反规定

7.证券业未按规定保存客户的各项资料

8.证券业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与股票发行、交易有关的客户资料

9.证券业未按规定保存资产管理业务的会计账册、有关的合同、协议、交易记录等资料

10.以不正当竞争方式吸引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11.证券公司违规从事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12.证券公司违规收取证券交易佣金

13.证券发行差价收入未及时确认入账

14.证券自营差价收入未及时确认入账

15.证券公司违规办理客户资产托管

16.证券公司未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17.证券经营机构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18.证券公司未及时注销不再使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自有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19.在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账户或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之间直接划转资金

20.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未按规定建立公平交易制度及异常交易日常监控机制

21.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立未具备规定条件

22.证券公司之间违规互相参股

23.证券公司违规兴办实业

24.证券公司违规使用多个客户资产进行投资

25.证券公司违规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26.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自营账户、资产管理计划账户、产品账户之间随意发生交易

27.证券公司违规进行风险投资

28.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证券价格的涨跌或者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的判断

29.证券公司违反规定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客户招揽、客户服务或者产品销售活动

30.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自有资金所持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份额,未与投资者所持的同类份额享有同等权益、承担同等风险

31.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易场所通过办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份额转让,公开或变相公开募集资产管理计划

32.证券公司违规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

33.证券公司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34.证券业挪用、出借、质押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35.未经过依法设立的营业场所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

36.证券公司办理经纪业务时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买卖证券

37.证券公司将客户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

38.证券经营机构对客户证券买卖收益或赔偿损失作出承诺

39.证券公司在代理客户买卖股票活动中,向客户提供避免损失的保证

40.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而决定证券买卖、选择种类、买卖数量或者买卖价格

41.证券经营机构客户未做承诺或者明知客户资产来源或者用途不合法的,还与客户签订资产管理合同

42.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时,使用客户资产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交易

43.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未建立健全与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投资者适当性、投资决策、公平交易、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合规管理、投诉处理等管理制度

44.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

45.证券期货经营机未按规定履行备案或者报告义务,导致风险扩散

9.03.046.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未按规定从资产管理计划管理费中计提风险准备金

47.证券公司拆入资金、借款或其他方式融入资金不入账,直接用于某项业务营运

48.利用拆入资金、银行贷款、违规筹集的资金,以及挪用客户保证金等开展自营业务

49.假借他人名义或以个人名义进行证券自营业务

50.证券公司租借其他券商交易席位

51.证券公司租借其他券商交易清算账户

52.证券公司租借其他券商股东账户

53.证券公司租借或购买股东账户

54.证券公司将自营业务与代理业务混合操作

55.证券业从业人员直接或者以化名、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

56.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

57.证券公司违规开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或自有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58.证券公司未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入专用存款账户或清算备付金账户

59.证券公司违规操纵证券市场

60.发行人在其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61.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证券公司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并进行拆借业务

62.证券公司将自营账户出借给他人使用

63.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本金或利息的支付未以转账方式进行

64.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未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或结算

65.证券公司以租券、借券等方式从事证券回购业务

66.证券公司拆入、拆出资金余额、债券回购资金余额超过规定比例

67.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超过规定期限拆借

68.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超限额拆借

69.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与不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进行拆借

70.证券公司在股票承销过程中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71.证券公司为以买卖股票为目的的客户贷款提供担保

72.证券公司为股东或股东的关联人提供融资或担保

73.证券公司接受禁止质押的股票为质物

74.证券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股票质押贷款

75.发行人为发行债券提供的担保不符合规定

76.以证券经纪客户或者证券资产管理客户的资产向他人提供融资或担保

77.证券业违规动用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委托资金或客户担保账户内的资金、证券

78.证券公司以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清算备付金为他人提供担保

79.证券公司未经批准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

80.证券公司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用于禁止性的业务或行为

81.证券公司擅自发行或变相发行债券

82.证券公司违规进行与股票发行相关的推介活动

83.证券公司买卖未经依法核准擅自发行的证券

84.证券公司以不正当手段误导投资者

85.证券公司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承销业务

86.证券经营机构未按规定的时间、程序、方式承销股票

87.证券公司违规透露或提供非公开信息

88.证券公司未按报送的发行与承销方案实施证券承销

89.证券公司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的证券

90.证券公司夸大宣传,或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诱导、误导投资者

91.证券公司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92.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有关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整改

93.证券公司治理混乱,管理失控

94.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结算中多次发生交收违约或者交收违约数额较大

95.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规定,发生重大财务危机

96.证券公司违法经营情节特别严重、存在巨大经营风险

97.证券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98.证券公司需要动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

99.被处置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拒绝配合现场工作组、托管组、接管组、行政清理组依法履行职责

100.被处置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拒绝向托管组、接管组、行政清理组移交财产、印章或者账簿、文书等资料

101.被处置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隐匿、销毁、伪造有关资料,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

102.被处置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隐匿财产,擅自转移、转让财产

103.被处置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妨碍证券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秩序或业务运行

104.违规收取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

105.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未全部在国有商业银行专户方式

106.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存款利息未全部转入基金专户

107.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资产与证券交易所资产未分开列账

108.擅自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

109.基金管理公司擅自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重大事项

110.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从业人员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进行证券投资,未事先向基金管理人申报

111.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未建立有关人员进行证券投资的申报、登记、审查、处置等管理制度

112.公开募集基金的管理人员担任基金托管人或者其他基金管理人的任何职务

113.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未对基金财产实行分别管理或者分账保管

114.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将其固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从事证券投资

115.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

116.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利用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基金份额持有人以外的人牟取利益

117.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

118.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侵占、挪用基金财产

119.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120.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人员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

121.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及时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

122.擅自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

123.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违规相互出资或者持有股份

124.违规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募集基金

125.基金募集期间募集的资金未存入专门账户

126.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承销证券

127.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违规向他人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128.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从事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

129.运用基金财产买卖其他基金份额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向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出资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

.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不依法披露基金信息

.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托管人不按照规定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未经登记,使用“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字样进行证券投资活动

.非公开募集基金募集完毕,基金管理人未备案

.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非公开募集资金或者转让基金份额

137.擅自从事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服务业务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在基金信息披露文件中揭示相关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支付机构未按照规定划付基金销售结算资金

140.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挪用基金销售结算资金或者基金份额

141.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登记机构未妥善保存或者备份基金份额登记数据

142.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登记机构隐匿、伪造、篡改、毁损基金份额登记数据

143.证券投资基金顾问机构、评价机构违规开展投资顾问、基金评价服务

144.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未如实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145.证券投资基金服务机构未建立应急风险管理制度

146.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147.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违规构成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

148.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文件不符合证监会规定

149.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未按规定对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进行复核、审查或者确认

150.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未按规定选择指定报刊

151.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未按规定向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报送信息

152.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在基金名称中显示核心特征或期限

153.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按规定向投资者及时提供对其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154.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基金托管人未自主提升信息披露服务的要求

155.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未履行置备义务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未建立健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157.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未能保证投资者查阅或者复制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

158.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违规披露基金信息

159.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未依法披露基金信息

160.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在基金份额发售的三日前,将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基金招募说明书提示性公告等在指定报刊、网站上公布

161.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在基金合同生效的次日在指定报刊和指定网站上登载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162.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产品资料信息发生重大变更概要登载指定网站上

163.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在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的三个工作日前,将基金份额上市交易公告书登载在指定网站、报刊上

164.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按照要求披露基金净值信息

165.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年度报告登载在指定网站、报刊上

166.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中期报告登载在指定网站、报刊上

167.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季度报告登载在指定网站、报刊上

168.基金合同终止,基金管理人未依法组织清算组对基金财产进行清算并作出清算报告

169.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基金发生重大事件有关信息编制临时报告书,并登载在指定报刊或网站上

170.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年度报告登载在指定网站或报刊上

171.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未将清算报告登载在指定网站或报刊上

172.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出具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等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有重大遗漏

173.证券公司擅自变更股权相关事项

174.未经批准的单位或个人持有或者实际控制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

175.未经批准的单位或个人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或者管理证券公司的股权

176.证券公司的股东有虚假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或者变相抽逃出资

177.证券公司在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

178.以隐瞒、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证券公司股权相关行政许可批复

179.证券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未按规定报告有关事项或者报送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证券公司违规为其股东或者股东的关联人提供融资或者担保

.证券公司的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强令、指使、协助、接受证券公司以证券经纪客户或者证券资产管理客户的资产提供融资或者担保

.证券公司及其股东、股东的实际控制人违规致使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

.证券公司及其股东、股东的实际控制人违规致使证券公司违法经营或者出现重大风险

184.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致使证券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


“金融机构业务审计”发现违规行为(三)184项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