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其实很简单,但是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超级富豪的故事总能引起看客们的关注。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富有、最具智慧的人之一,也被很多成功人士视为人生导师。据说,Airbnb的CEO 布莱恩·切斯基和亚马逊的CEO贝佐斯就会经常在沟通中谈论起巴菲特先生。
在聊起巴菲特的建议时,切斯基问贝佐斯:“你觉得巴菲特给过你的最好建议是什么?”
贝佐斯回答:“有一次我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当时就说了一句:“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很多人不了解,巴菲特的资产有99%以上是在他50岁后赚到的,巴菲特本人是非常坚定地做价值投资。
其实国内也有像巴菲特一样的长期主义者。褚时健褚老,74岁二次创业,84岁时褚橙一炮而红,带动当地农民发展。他曾在采访中提到: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你们在急什么?
现在的人在急什么呢?
笔者觉得,他们还是急着赚快钱,看到市场上的某个发财机会,就想大捞一笔、捞完走人,甚至不惜为此搭上了自己的名誉和口碑。有的人整天追风口,什么网红奶茶店、办公室自助零食货架、共享雨伞;区块链数字货币、工业大麻、人造肉,什么流行做什么,什么热门就推什么。有的人是今天创业,恨不得明天就要回本,后天就能盈利,无法承受任何账面上的亏损。
还有一种是和之前所说的恰恰相反,看哪个行业都觉得被巨头垄断了,看任何项目都认为有太大风险,畏手畏脚,不敢迈出舒适区。
但无论哪一种,都会让人处于焦虑之中。这也是多数人在一生中成就非常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实际上,学会投资自己、享受时间的复利,才是普通人成就自我的最简单却又最难做到的成功秘籍。
现在的A股市场,是满仓可怕还是空仓可怕?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重温一下大家都熟知巴菲特的投资法则:
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
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
第三,坚决牢记第一条,第二条。
按照这种投资法则,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满仓可怕还是空仓可怕!
外部市场先不看,只看我大A股。从长期来看,9成以上的人都是亏钱的,这已经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了,按照这种观点来说,投资股市还真是一种超大风险的投资呢。所以炒股的人都是在搏自己是那十分之一的一员。
所谓“人生赢家都是概率赢家”,一个投资者应该是大部分投资都是成功的情况下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而怎么做投资才能做到大部分都是成功的?
在适当的时候持有适当的股票,只有这样你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
再说是满仓和空仓的问题,两种方法哪种更可怕?我觉得还是满仓更可怕。为什么呢?
首先来说空仓。
为什么会出现空仓呢?投资者认为投资风险过大持仓风险远大于空仓的风险,然后就选择了空仓观望。
按照我们一开始的投资法则“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再说满仓的投资者,你满仓就是你认为你的投资一定能够带来收益,如果不是的的那也只能表明你在做一次疯狂的投机行为。
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大家心中都出现过那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理,但是在股市中千万要避免满仓的行为。
在股市中谁能够确定哪只股票一定会上涨,那他真的是神仙了!
散户犯的炒股思维
一、不舍得及时止损:几乎每个散户都有这种心理问题,往往出现在这种情况,当股票跌到底部时,反弹回几个点,散户就会有侥幸心理觉得不该抛掉手中股票。
正所谓有一句话这样说,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如果你在股市没有自己的交易策略,并且不去严格执行,这样最后只会越炒越亏。
二、害怕去追龙头股:小荷才露尖尖角,当一只股票在逐渐上涨时,散户也不知道它是不是龙头股,当该股强劲的涨势显现出来时,散户才注意到,但是不敢跟进买入,而是买了一个涨幅很小的跟风股。
但是跟风股并不一定就会涨,反而在该板块涨时却并不怎么涨,在股票跌时却领跌。倒腾半天,散户什么都没赚到。
三、喜欢在底位抄底:许多散户都有这样的心理,看到自己比别人买在更低位,心理就暗喜觉得比别人更赚。
但是你要想啊,一个股票已经出现了一个最低位,可能还会再创出新低。这种抄底思维用不了多久你的股票就会被腰斩了,盲目抄底,最后抄死的是自己。
四、没有自己的持股策略:许多散户,没有自己的持股策略,喜欢道听途说,总是喜欢让别人推荐股票,今天听这个说好,明天听那个说有内幕消息买那个好,结果就是手忙脚乱拿了十几只股。
不要把鸡蛋分在一个篮子里以便分散风险,但那是对于大资金来说,对于普通散户来说,三四只股票足矣。
五、不懂主力的套路:散户之所以会被疯狂的割韭菜,一方面是因为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技术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喜欢捕风捉影,最主要的还是不懂主力的套路,进而步步误入了主力的圈套。
六、不能正确区分熊市与牛市的操作策略:散户们总喜欢自我安慰,在前一天亏了,就安慰自己第二天会涨,这种思维在熊市真的是有多少亏多少。
讲解几个股票的起涨技巧
(一)碗形底
做碗形底的主力具有一定的强压特征,由于对股价控制力强,采用磨底的方式,以时间换空间,来达到洗盘和吸筹的目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碗形底。碗形底形态大多出现在下跌趋势的末期,现势股价从极速下跌转为缓慢下跌,跌速越来越慢。那么在股价完全见底之后,股价随后展开缓慢爬升的过程,上涨速度呈现由慢到快的趋势,最终形成一个类似碗一样的底部,那么这种K线形态就称之为碗形底,它也是一个常见的底部形态,标志着股价下跌过程基本结束,随后将迎来上涨的过程。我们来看几个碗形底的实际案例。
比如博彦科技在2014年12月19号到2015年1月20号的走势就是一个标准的碗形底。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只股票在前期下跌的时候,股价先出现一波极速杀跌,然后再缓跌寻底,下跌的速度越来越慢。那么当真正的底部出现之后,股价随后展开反弹,但反弹的过程和前面下跌的过程基本对称,股价先慢涨再快涨,上涨的速度由慢到快,那么在K线形态上就呈现标准的碗形,那么这种股价走势就构成了一个碗形底。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再比如酒钢宏兴在2015年5月5号到27号的走势也是一个标准的碗形底。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只股票在前期下跌的时候,下跌的速度也是由快到慢,见底之后上涨的速度由慢到快,那么在K线形态上也呈现比较标准的碗型,那么这种K线组合又构成了碗形底的形态。
主力操盘分析:走出碗形底的个股大多数都有强庄在控盘,因为股价走出基本对称的碗型,这是需要有人刻意去做的,在个人投资者自由买卖的过程中,是比较难出现的。而且还需要主力对股价的控制能力强,能够有限排除其它因素对股价的干扰。
接下来再看看这个形态的操盘特征:
1. 形态出现的位置越低,股价后期上涨的概率越大。
2. 碗形底所挖的坑越深,股价后期上涨的空间越大。
3. 碗形底构筑的时间越长,股价后期上涨的潜力越大。
4. 如果成交量也呈现标准的碗型,股价后期上涨的潜力越大。
做碗形底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主力要耐的住性子,在座的过程当中不容易被人发现,不会有太多的浮筹进入,吸筹能够比较从容,所获筹码的成本也比较低。那么主力花大力气挖出一个大坑,仅仅是为了吸筹吗?肯定不是,而是为了日后的大幅拉升。因此这个形态一旦真正做好,股价后期的表现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比如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几个案例后面的表现情况:
再比如博彦科技,当这只股票走出了碗形底之后,股价随后走出了一轮趋势性的长牛行情,从1月下旬到5月下旬,四个月时间股价拉升了近3倍,整个走势是非常惊人的。
从碗形底的构筑以及股价后面的走势来看,做碗形底的主力既能沉的住气,同时实力也很强大,那么这种主力一般志向远大,不喜欢小打小闹,所以他们一旦开始拉升股价,股价后期的走势往往会出乎大家的意料,所以当出现这种形态时,投资者要格外注意。
(二)平台突破:
股价经过一段幅度的上涨,也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无论是出于哪方面需要,都应做一次像样的调整,因所针对的是一个波段,不是一两日上涨的阳线,故以较大规模形态和耗时多天才能完成。调整的方式其中有一种是平台盘整,通常意义上是比较强势的表现,因而也被人所看好所熟识。平台盘整的时间,取决于十日均线上来能否立即助涨,能得到助涨的大致要七八天左右,得不到助涨的还须多些日子,那时得用突破长箱体的概念来解决。
(三)五日均线弯至十日均线:
五日均线弯至十日均线的调整形态,看起来没有平台形态强势,但上涨以后的走势情况并不一定比平台形态的弱。
看明白是五日均线弯至十日均线,不是指日K线下到十日均线,因为这是十日均线对五日均线发生关系,对日K线不起作用,尤其在做形态期间。提出这个醒示是因为形态五弯十形态,常有日K线已掉到十日均之下的时侯,对此就以为走坏了不愿再去理它,却不知这是一种骗线行为,其实五弯十形态本身就存在这种欺骗性,不使用一些反常手段怎么能将获利筹码震出来,不把形态搞难看,招来些抢筹的怎么办。因此,当五日均线下弯至由下而上,保持坚挺的十日均线时,不要在乎日K线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哪怕下来的阴线还不小,只要量不太大,再是前期高点不是明显的大头部,伴随的成交量也不是一大堆,都值得留意。
(四)回调:
回调形态比五弯十形态下调得更深,明显标志是五日均线轻易下穿十日均线,止跌企稳后维持数日的底部盘整,然后再选择时机突破上涨。但要注意回调形态,常被安排在几波上扬完成一个趋势后的回返摸顶时。
回调形态是指在上升趋势没改变的前提下第一次下调,不可和几波形成的下降趋势中的回调相提并论,其实那也不叫回调,只是属于下降趋势中的停顿,有突破也只能说是反弹。
(五)回挡:
回挡是起动一日阳线之后没有紧接着连涨,而是停下来滞涨整理,表现的单日形态有许多种,小上影、十字星、小阴线、腹中胎等等。除长上影线冲高回落,能看出来回挡难成立外,其他还是应给予多多关注,好歹也算是个整理形态,还就有歇完一天就再涨起来的。有的次日在大盘见好的时侯涨,也有的在大盘不涨的那一天不听邪单独上去的。
由于回挡仅一天,中或大阳带的小K线,刚刚带动五日均线向上翘头,K线与五日均线之间有较大空间距离,别误以为远点就助涨不到,只要次日分时有好买点就能涨,涨就把五日线带上来了。
(六)短暂整理:
短暂整理形态,比回挡整理一日长点,长也长不多,也就是两到三天,短暂整理在三个小形态当中是最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发现和被看好的。在成交量递减缩至地量,在上没有头部征兆、下有五日线顶着的情况下,实在令人不能不往好处想,印象好格外上心盯得紧些,把握住分时的机会操作起来颇是顺手。
(七)稍长整理:
稍长整理又比短暂整理要长几天,多一至两天。因有时末端K线被五日均线穿膛而过,因此稍长整理形态比短暂整理形态较为难看些。有的盘中打出的下影线,一般会公认打消继续关注的念头,不过这也正是它的特征之一,也表现出主力操盘手法震仓凶狠。还有一点是五日均线暂不作助涨,取而代之的看点是稍长整理形成的实体箱体,是否有效下破箱底,成为放不放弃观察的唯一依据。因此,当出现上述几种有别于其他两种整理形态的情况时,最后决定还是留待次日分时走势实际考察。
(转自:A股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