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金融界
近日,港交所就IPO新规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大幅减少公开配售(主要面向散户)的份额。这一提议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新规建议主要涉及两大方面调整:一是公开认购部分的份额将大幅削减,并提供了两种机制供发行人选择;二是建簿配售部分的最低分配要求将有所提升,旨在通过市场竞价机制更准确地影响招股定价。
从普通股民视角来看,这一变化无疑将对他们参与IPO产生重大影响。新规实施后,散户的中签率或将大幅下降,降幅甚至可能超过80%。以热门IPO毛戈平、布鲁可为例,原本散户可能稳中1手,但在新规框架下,可能需要10个顶格申购才能中1手,中签难度显著增加。
富途证券等金融机构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指出,公开认购部分的减少将对散户投资者的权益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那些备受瞩目的IPO项目,散户能够获得的股票数量将大幅减少,这将对港股IPO市场长期以来重视散户投资者公平权益的特色造成冲击。
同时,对于建簿配售部分的增加,市场也持谨慎态度。尽管港交所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定价的准确性,但市场疑虑在于,增加机构投资者的份额是否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机构与发行人进行私下谈判时,如何确保过程的公平与透明?这些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外,市场还强调了散户投资者在提升公司股票流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有回拨和未回拨企业的日均成交额,市场发现,有回拨企业的成交额在所有时点上均优于未回拨企业。
散户认购踊跃对推动IPO价格上升具有积极作用。
总结而言,港交所的新规提议在市场中引发了广泛讨论与争议。在完善IPO机制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散户与机构投资者的权益、如何确保定价的公平与透明、如何提升市场的流动性与活力等问题都需要熟虑。这些考量对于构建一个稳健前行的港股市场,以及维护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