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硬核”交通处罚
引起广泛关注
斑马线未礼让行人扣3分罚500元
在人行横道违法停车罚1000元
……
近年来,深圳通过“史上最严交规”及高额处罚措施,推动城市交通秩序显著提升。专家表示,深圳的交通处罚力度有借鉴意义,但需因地制宜。
…
深圳“硬核”交通处罚引关注
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深圳模式”,以应对全国最密集的电子警察网络。
深圳交警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堪称“天花板级”: 市区内普通违停罚款500元, 占用斑马线等特殊区域罚款直接翻倍至1000元; 若造成交通拥堵,罚款金额则高达2000元。 高速路占用应急车道罚款3000元并扣6分,有网友称“半个月工资一次清零”。 未按规定悬挂临时号牌者面临6000元罚款及扣12分,有车主刚提了新车就不得不“回炉重造”。
网友晒出的处罚决定书。图源:大众新闻
不仅仅是司机,后排乘客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也逃不过深圳交警的高标准严要求: 后排不系安全带按场景罚款200-500元,电动车不戴头盔直接处罚200元。
点击查看详情
此前有媒体报道, 2025年春节期间,深圳的交通事故数创十年新低, 587场大型新春活动“零事故”。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2023年深圳没有“挤进”国内通勤高峰拥堵城市前十, 2023年Q3深圳的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指数平均值为 1.583,是十个超大城市里面最不拥堵的城市。
图源:百度地图
面对深圳的“硬核”交规,社交平台热议不断。
有网友称,有两种交通处罚,一种叫交通处罚,另一种叫深圳处罚。被处罚过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已老实”,以后把交规“焊在脑海里”。
小红书网友供图。
也有网友认为,深圳交规看似重罚, 实际上也有人性化的一面。
小红书网友供图。
更有不少网友 强烈建议将深圳交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小红书网友供图。
…
“严罚”是手段而非目的
需注意力度与效果的平衡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指出,深圳“硬核”交通法规的 目的在于有效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深圳的“严罚”通过高违法成本形成心理震慑,但需注意力度与效果的平衡——既非“隔靴搔痒”,也避免“过犹不及”。
深圳的交通处罚力度是否有借鉴意义?张汝华表示, 各地交通管理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及交通行为事故特征,制定符合本地需求的交通管理规则。
“严罚是手段而非目的。”张汝华说,无论是深圳的最严交规,还是其他城市的交通管理措施,都应 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执法手段,把握好管理尺度,规范市民交通出行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看完推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