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公司利润分配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旨在规范公司利润分配程序、保护股东权益并维护公司资本稳定。以下是核心法律规定的详细梳理:

一、利润分配的前提条件

1、弥补亏损

公司须先用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之后方可进行利润分配。

2、提取法定公积金

按税后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积金,直至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 **50%** 以上时可不再提取。

法定公积金用途包括弥补亏损、扩大经营或转增资本(转增时留存的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

3、提取任意公积金(可选)

公司可根据股东会决议或公司章程规定提取任意公积金,比例由公司自主决定。

二、利润分配顺序

1、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

2、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3、提取法定公积金。

4、提取任意公积金(如章程或股东会决议要求)。

5、向股东分配剩余利润,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公司章程另有规定除外)。

优先股股东:若存在优先股,需先按约定分配股息,再向普通股股东分配。

三、决策程序

1、股东(大)会批准

利润分配方案需由董事会制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有限责任公司需经代表 1/2以上表决权 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 过半数 通过。

2、章程约定优先

公司章程可对分配比例、方式等作出特别规定(如不按出资比例分配)。

四、股东权益保护

1、强制分配请求权

若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且符合分配条件却拒绝分红,对股东会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其股权(《公司法》第74条)。

2、禁止滥用权利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关联交易、隐瞒利润等手段损害其他股东分配权,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五、违法分配的法律后果

1、股东返还义务

公司违反法定程序分配利润的,股东须将不当分配所得退还公司(《公司法》第166条)。

2、责任追究

董事、高管若参与违法分配决策,可能对公司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六、特殊类型公司的规定

1、上市公司

需遵守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现金分红》等规则,明确分红政策及信息披露要求。

连续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年均净利润的30%。

2、外商投资企业

利润汇出需符合外汇管理规定,并依法代扣代缴所得税(如适用)。

中外合资企业按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分配。

3、国有企业

利润分配需遵循国资委规定,部分企业需上缴国有资本收益。

七、国际通用原则

尽管各国法律差异较大,但普遍遵循以下原则:

资本维持原则:禁止以利润分配损害公司资本。

股东平等原则:同类股东应获同等对待。

透明度要求:分配方案需向股东充分披露。

实务注意事项:

1、税务合规:利润分配涉及个人所得税(股东)或预提税(外籍股东)。

2、章程细化:建议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分配条件、频率及例外情形。

3、审计支持:分配前应通过财务审计确保利润真实合法。

情况制定合规方案。

麻烦点击“点赞”、“收藏”或者“关注”,以便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推送!


每天一个公司法问答32:公司利润分配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