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财报 侯夏雪
在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投资者参与度日益提升。然而,与之相伴的是证券行业问题投诉频发,这些投诉不仅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也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深入梳理证券行业常见投诉问题,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交易系统技术故障:投资路上的“绊脚石”
交易系统的稳定运行是证券交易顺利开展的基石。然而,部分投资者反映,在市场波动较大的关键时刻,证券交易系统频繁出现技术故障。系统卡顿、掉线等状况时有发生,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进行交易操作,错失最佳交易时机,进而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有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遭遇系统“宕机”,致使撤单失败。在交易高峰期,券商出现卡顿、延迟甚至崩溃,严重干扰了投资者的交易体验,也对券商的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深圳证监局指出,此类系统问题并非偶发孤立事件,而是券商在金融科技建设中长期存在的短板。尽管近年来券商在技术投入方面有所增加,但部分系统的稳定性仍亟待提升。
佣金收取不透明:投资者权益的“隐形杀手”
股票交易佣金收取标准及费率结构的不透明,成为投诉的重点领域之一。许多投资者在开户时,券商未清晰明确地告知佣金的具体计算方式以及调整规则。在后续交易过程中,投资者才惊觉佣金过高。如一位投资者在2018 年通过国泰君安君弘app开户,开户前咨询客服得知佣金为万分之三,基于此才选择开户。此后一直未操作,近期进行股票交易时却发现实际佣金高达千分之2.4。当咨询客服时,客服最初回复为万分之三,而后口径发生变化,且app无法恢复之前的聊天记录,投资者深感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要求退还佣金差价,并希望恢复聊天记录,同时要求服务态度不佳的客服及未履行告知义务的客户经理道歉。还有投资者在2022 年8 月要求兴业证券调低股票佣金,券商表示最低可降至万二,投资者同意。但在2023 年12 月咨询时却发现佣金仍为万五,佣金收取的随意性和不透明让投资者极为不满。
营销诱导开户:投资决策的“误导迷雾”
一些证券公司为追求开户数量,在营销活动中存在不当诱导客户开户的行为。他们往往夸大投资收益,对投资风险则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误导消费者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例如,广发证券云浮市新兴县广发证券新洲营业部在客户不知情且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为客户开通增值服务项目—— 易淘金铂金会员服务项目,从2022 年2 月21 日至2024 年2 月21 日连续扣费3 年,每年2598 元,共计扣费7794元。客户在查看流水账时才发现这一情况,而在开通这些增值服务及扣费前,券商并未事先告知客户。客户要求广发证券退回款项,并消除此类不合理套餐及增值服务项目对自身的影响。还有投资者反映某证券活动存在虚假宣传,以看视频可得10元积分奖励为由欺骗用户注册,但积分奖励迟迟未按时兑现。此外,还有以抽奖为诱饵骗开证券开户,抽完奖却不发放红包的情况,此类虚假营销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
账户注销困难:投资者的“注销烦恼”
账户注销流程复杂且成功率低,成为困扰投资者的又一难题。部分投资者在决定注销账户时,面临着繁琐的手续和重重障碍,甚至长时间无法成功注销。有投资者严格按照平台注销流程提交资料,预留信息与身份证信息完全一致,但客服却拖延不处理,使得投资者的注销诉求难以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客户信息泄露风险:投资者隐私的“安全隐患”
客户信息泄露风险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担信息,极有可能被泄露或转卖,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隐私权。
证券行业投诉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金融机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三方协同发力。金融机构应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合规意识,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在进行金融消费时,要提高风险意识,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充分了解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内容,遇到问题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监管部门则需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的金融消费环境,促进证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