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财经

新规之下,股民对体质欠佳的辣鸡股千万不要再流连!

昨晚,中信国安(000839.SZ)公告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老股民对这只股大约不陌生,简单概括一下中信国安这几年的股价表现:2015牛市以来每况愈下,负面不断,官司缠身。

来看看这少说也曾套了十几万人的月K线,请注意,即使目前股价仅为2.85元/股,它的总市值依然达到112亿。而最高峰时这只股市值曾接近400亿,公司管理层在2015年底信誓旦旦要三年内冲刺千亿市值。

哦对了,中信国安还曾经是沪深300的成分股,不过2018年已经被移除出去。

▲中信国安的月K线一定有很多股民似曾相识,有一种上市公司叫做“一年蓝筹股,二年绩差股,三年ST股,四年退市股”……

从2015年至今,中信国安一直在债务泥潭里深陷,一度质押股份超过100%(股份为啥还能超额质押?因为只要股价够高,自有人愿意接受二次质押),股民们三不五时就能见到控股股东股份轮候冻结的公告。

今天中信国安的股价丝毫不出意外地跌停了,接近80万手封单死死压住跌停。中信国安尚未披露证监会对其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不过花朵财经敢打10块钱的赌,这家公司信披违法违规大约不止一次两次。

中信国安的前身是7年4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成立的北京国安宾馆,此后成为中信集团大陆业务版块的重要子公司,在金融领域,网络信息,资源能源等领域不断扩展。2014年,在一场混改之后,中信国安由中信集团100%国有独资成为民营股东占多数的企业。

这场混改在当年争议很大,其民营股东的股权结构穿透后多为自然人,一时间国资贱卖的质疑不断。

质疑就质疑吧,毕竟从90年代初以来,国企改革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这样的故事,人们评估一个国企的所有制改革成功或失败,说到底还是要看疗效。

疗效怎么样呢?经过混改后,中信国安集团资产迅速扩大,横向发展的野心昭然,2008年该集团资产曾经达到2000亿+,业务涉及金融、信息网络、旅游、资源能源、大消费、文化、城市运营、健康养老、海外业务等等。

然而这些业务大都表现平平,中信国安也很喜欢收购上市公司股权,曾是白银有色和中葡股份的大股东。

回首过往,中信国安的混改堪称悲剧之始,那是一个量化极其宽松的年头,融资来得容易来得快,中信国安头上背负着中信之名,堪称中国最粗的大腿之一,几个民营股东也都大有来头,所以中信国安在举债收购的路上越走越远,前面也说了,巅峰时它的股权质押超过了100%,也就意味着存在二次质押,可见当初各金融机构对它有多么支持。

然而摊饼太大了容易破,为了发展而过度举债,导致中信国安背上了超过千亿的巨额债务,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70%。2019年,中信国安发生了多起债券等融资违约。(百亿债务违约,千亿国安集团年底暴雷,又一个纸糊的巨头……)

花朵财经注意到,目前中信国安手中的中信国安、白银有色、中葡国际的股份均为100%质押。且这几只股票近年来走势都不怎么好。

财务投资失败,中信国安的主业怎么样呢?从2018年第一季度至今,它的扣非净利润一直为负。

中信国安以自己的经历完美地解答了什么是市场经济:就算大腿再粗,就算曾经倚为长城的资源型业务再能躺赚,如果公司不与时俱进,仅仅靠着融资和财务投资,也是撑不起一家好公司的。

这是资产腾挪术的失败,是时运的不济,是管理层的无能,也是投资者们莫大的悲剧。

中信国安近2年一直尝试自救,简单说来就是卖卖卖。

2018年,中信国安就将旗下子公司盟固动力以21.72亿元转让给荣盛控股,并且把31.80%的股份也转让出去。

此外,中信国安陆续出售了一些地产项目和资产,如青海盐湖项目、三亚椰林滩酒店、海南万宁地产项目、京龙大厦等。

然而大海的干枯,并不是涓涓细流可以挽救的。中信国安的资产、股权出售并没有阻止一系列的债务违约,整个2019年,中信国安的不少投资者们抱着对其大股东迷信一般的信赖,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违约”“冻结”的公告轮番出现。

大腿其实是很仗义的,中信集团在2018和2019年多次采用了委托贷款的形势支持中信国安的流动性,其中,2018年9月,中信集团提供了35亿元委托贷款作为紧急流动性支持。

2019年1月,中信集团再次向中信国安集团提供了2.5亿元委托贷款,专项用于国安集团支付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

请注意,第一笔35亿的委托贷款,还是有点儿企图力挽狂澜的意思。第二笔2.5亿元的委托贷款,就大有拖一天算一天,保证不发生群体事件就行的意思了。当然,这纯属不负责任的猜测,花朵财经拒绝喝茶,家里也没水表。

中信集团的资管水平,经营水平,乃至金融运作的水平,在国内当然是排行靠前的,然奈何中信国安这个干儿子太不争气,中信集团要救它的话,当然有这个能力,然而怎么救?救它的性价比高不高?救回来后怎么办?

历史上那条栽了一次的河流,遮莫要再跌进去一次么?再大的集团,再大的权力与胆量,谁又敢拍这样的板?

去年3月,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常振明曾在回答记者中信国安债务重组相关问题时反问:中国哪个公司破产清算了?

其实中国破产清算的公司多如恒河沙,常振明当时的脑海里,大约是自动省略了某些关键词。同样是这位常振明,曾经带队去最高法,试图改变一项不利于中信国安的二审判决,这件事被资本市场普遍认为极其荒谬。

图据《时代周报》报道的《关于恳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函》

这封信函就是由中信集团向中国银保监会发出,大意是请求银保监会出面,稳定及协调相关债权人,尤其是协调金融机构对中信国安的抽贷断贷和起诉查封问题,帮助营造较好舆论环境,协调解决司法诉讼问题。

而中信国安的债权人中,占了大头的也正是国有银行,其中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都有,借款余额基本上都超过50个亿。

从这个层面上说,中信国安其实是幸福的。

君不见近几年诸多暴雷的民企,尽管也曾经是地方甚至全国某行业的龙头,但融资同样具有不小的难度,现在很多金融机构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都不敢接受了,更别提还有中信银行这种数一数二的央企大粗腿为自己奔波说项,诸如此类的豪华待遇,羡煞人也。

安的悲凉历史会否就此画下句号?花朵财经将持续关注。


证监会终于对它出手!中信国安涉嫌信披违法,股民踩踏式出逃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