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深证成指,有两个地方容易混淆,一个是容易与深证综指相混淆,还有一个便是样本股数量由40支扩容到500支,而我们上网搜索时,如果不注意时效性,搜索到的内容还是扩容前的40支。

深证成份股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股的股价走势。

说起深证成指,不得不提到深证综指,因为我们很容易将两者搞混淆。

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深证综指是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深证成指是深交所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用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

2、范围不同

深证成指是成份股指数,根据总市值、实际可交易市值、成交额三大指标,选取一定数量的深交所上市A股组成;深证综指是综合指数,样本数量不固定,包含了所有在深圳上市的股票,即包括了A股和B股

3、计算方式不同

深证综指采用总市值加权的计算方法;深证成指符合国际主流的指数编制方法,采用实际可交易市值加权的计算方法。

深证综指=报告期样本股总市值÷除数×100;

深证成指=报告期样本股交易市值÷除数×100。

4、表示内容不同

虽然深证成指与深证综指都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指数的行业结构可反映深圳市场真实情况,但是深证综指反映的是深市整体行情变化,深证成指的覆盖率小一点,更能代表业绩较好的公司。

而现在通常而言,包括我们电脑端和中,反映深圳交易市场的指数,一般都是指的深证成指了。

另一个容易混淆的便是样本股数量,深证成指的样本股于2015年5月20日,由40支扩容为500支。

深交所指数编制方案相关负责人介绍,深证成份指数于1995年1月23日发布,定位为深圳证券市场的标尺指数,表征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整体股价走势。根据当时市场情况,指数的初始样本数量设置为40只。

近年来,随着中小板、创业板持续发展,深圳证券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深证成份指数对深圳市场的整体代表性已显不足。当前的深证成指不能反映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成果,其市场认同度和影响力不断下降。为增加市场中反映成长型中小上市公司的标尺性指数,有效发挥基准指数表征市场的重要作用,深交所决定对深证成指实施扩容改造。

此次深证成指扩容改造相关研究工作于2011年启动,经过长期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听取基金券商、机构投资者、国际指数公司、基金持有人、中小投资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指数专家委员会、理事会创新发展委员会的多次讨论,最终决定将指数样本数量扩大到500只;指数代码、指数简称、选样规则保持不变。为实现平稳过渡,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深交所决定将扩容后的深证成指在2015年5月20日正式上线。


深证成指的指数是怎么来的?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