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结算官网宣布,自2019年3月突破1.5亿以来,投资者数量不断增长,到2022年2月25日已达20000.87万。分析人士称,中国投资者数量突破2亿,意味着证券市场日渐成为“大众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索赔、操纵市场索赔案件等。
维权意识提升但总体仍待“启蒙”
证券时报记者:从您一线法律维权工作经验来观察,最近2、3年来相关的证券投资者维权行为、工作难点出现了哪些变化?具有哪些规律?
:我最为直观的感受是提起索赔的投资者人数大量增加,提起索赔的金额大幅度增加,十几年前,每个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发的索赔一般都是几十人,过百人就算多了,在金额上,几十万、几百万元的案子较多;但在这几年,投资者主动发起的索赔中,人数几百人、上千人的开始比较普遍,索赔金额几千万、几个亿的金额开始比较经常,不少案例甚至达到十亿元左右。
以上变化,主要是投资者维权意识的觉醒。维权知识的传播力度加大,国家立法、司法和执法层面的重
主要的工作难点,几乎跟前述进步是一致的。在投资者维权意识层面,“等”和“靠”的心态比较多,积极维权诉讼的心态略少,积极维权诉讼的投资者人数比例较少。虽然这几年绝对人数增加了很多,但如果相对我国两亿之众的投资者群体来说,还是有待启蒙的。
遇到证券侵权别“忍”和“认”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315期间,您的法律团队也在进行“证券索赔诉讼领域公益法律咨询和公益法律宣传”。这一做法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支持?有望取得怎样的效果?
:我们从事证券索赔诉讼领域公益法律咨询和公益法律宣传,主要是基于我们在整个证券索赔诉讼领域的积累,知道公众投资者有这样的需求。
过去十几年,我们一直从事股民索赔诉讼,积累了大量的投资者索赔诉讼经就是日常的代理工作为主了。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主要还是期待投资者知道自己的权利,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碰到证券欺诈等侵权,不要老是“忍”和“认”。
需要权利保障和维权途径畅通
证券时报记者: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
:当前总体来说,关于投资者教育的提法太多了,关于投资者维权意识和维权途径的提示太少了。
从“虚假陈述”这个领域来看,直觉上,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各地派驻机构在监管标准上可能还存在一定差异,立案标准和结案标准不够清晰,我期待这方面的标准和尺度有必要更加透明和细化。
此外,在案件查处的时间上,查处速度直接影响投资者权益保护。因此建议今后在这方面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