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冒名上大学者:折腾什么呀,又不是清华北大!嚣张底气从何而来?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极个别的人,自己做了违法乱纪、见不得人的亏心事,侵犯了他的合法公益,丑事爆出后不是真诚悔过、主动道歉,反而气焰十足、嚣张极至,好像被侵权方成了罪人似的,真是太可笑了。
网上炒得火热的山东冠县农家女陈某,发现16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陈某一方通过媒体质问顶替者:“她这么多年,有没有一点愧疚感,有没有换位思考过?这些年她用别人的名字,别人每次喊你名字的时候,她能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吗?能坦然接受吗?”可是,顶替者一方,连只言片语的致歉意思表示都不曾有。
其实,冠县陈某的遭遇还算是比较好的。相比之下,17年前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河南考生王娜娜更郁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找到顶替者张莹莹,要求其注销学历,不但被拒绝,而且还遭到张莹莹的傲慢而嚣张的回怼:“这个学校你一直在折腾什么呀,又不是清华北大!”
王娜娜忆称,顶替者张莹莹曾经出言不逊:“当老师是我自己后天努力的,就算你上了学也当不了老师!”
王娜娜气得没办法,已经提起诉讼索赔、等待开庭,象征性地索赔13元,不想私下和解。顶替者这样的态度,换做是谁都不可能接受,当然要索赔啊。不过,这里还是褒扬下王娜娜的高风亮节,仅仅索赔13元,而不是全面请求侵权赔偿、精神赔偿等。我认为,别说赔偿13元,就是索赔13万、万都不为过。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思考,顶替者张莹莹之流那傲慢与嚣张的底气从何而来?
明明自己违纪违规在先,以“强盗”的手法拿到王娜娜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读完大学,取得那一纸大学毕业证,成为了人民教师,让王娜娜的人生从此拐了弯,却还振振有词,称王娜娜就算上了大学也当不了老师,回怼王娜娜是在瞎折腾。这样一副丑陋的嘴脸,真实地再现了顶替者那一贯的作风。
自私心理作祟
顶替者的家长为了子女上大学,不惜践踏其他考生的人生,不顾其他孩子的成长成才,通过歪门邪道、旁门左道,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这样的家长,其思想价值观无疑是自私的、丑恶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顶替者在如此自私的家长耳濡目染下,很难不养成自私自利的心理。就拿张莹莹顶替入学事件来说,人家王娜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可张莹莹却自私地认为王娜娜在专门折腾,故意跟她过不去,反倒是“抓贼”的人成了过错者。
居然还大言不惭地地说“又不是清华北大”。试问,真是清华、北大,张莹莹还有机会混进去吗?清华、北大可不是那么好骗的,招生老师对绝大部分录取的学生都是心中有数的,进校后还有检测。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各科成绩几乎没有明显“短板”,真是顶替入学的,校测就会原形毕露。
优越心理作祟
查处结果显示,近些年来爆出的冒名顶替入学事例,顶替者背后都有一只“黑手”在参与策划、运作,有招生相关的公职人员参与其中。这只“黑手”要么有钱,要么有权,而且思想极度灰暗,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践踏其他考生的人生。
留学生许可馨曾说过,自己能够有今天,一靠爸妈的钱和人脉,二靠江苏的平台和资源,言辞间尽是满满的优越感,这也是招致众多网友持续“打卡”数月的原因所在。
同理,像张莹莹这样的顶替者,生长在有钱或有人脉的家庭,亲眼看到自己的家人,把别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偷梁换柱为自己的,并顺利读完大学,凭拿到的大学毕业证书,成功进入体制内,端上“铁饭碗”,而且一端就是十几年。在张莹莹这样的顶替者内心深处,天然觉得自己的家人“牛”得一塌糊涂,优越感当然爆棚啊。
在张莹莹的眼中,地位不对等的被顶替者,自然而然也就没打上眼了。甚至还狂妄地称:“就算你上了学也当不了老师!”言下之意,王娜娜拿到了大学毕业证,没有人脉关系,也进不了人民教师队伍。
在家长眼中,子女考上大学很重要。但是,赋予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考上大学则更显重要,而这务必从家长做起。
曾经一直固执地认为,孩子在校期间,虽然会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思想教育,但孩子主要的收获还是学业知识,真正对孩子“三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仍然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父母的“三观”正了,子女的“三观”又怎么会歪呢?同样,父母的“三观”不正,恐怕也难以养出“三观”纯正的孩子。
就接连爆出的冒名顶替入学者而言,家长最初的本意是通过人脉关系,来解决子女读大学的问题,进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些家长在子女高考录取那阶段,看似成功瞒天过海,殊不知,这从一开始就错了,埋下了“定时炸弹”。
出来混,早迟是要还的。也许在冒名顶替入学之初,顶替者及家人都在为成功瞒天过海而庆幸,却没有预计到互联网时代这么快就到来了。即使过去了十几年,仍然被揪了出来,让已属成功人士的顶替者,一夜之间跌下神坛,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这不叫报应,实在是很难解释得通!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女读不读大学,不是最重要;赋予子女正向的“三观”,才是家长抓教育的重中之中。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