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索赔维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计算?

“我什么时候可以向上市公司进行索赔?”这是经常困扰投资者而又必须厘清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所反映的便是法律上的诉讼时效期间问题。对于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而言,该类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主要法律依据

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投资人对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分别起算: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公布对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处罚决定之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其他行政机关以及有权作出行政处罚的机构公布对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处罚决定之日;

(3)虚假陈述行为人未受行政处罚,但已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的,作出刑事判决生效之日。

因同一虚假陈述行为,对不同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两个以上行政处罚;或者既有行政处罚,又有刑事处罚的,以最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公告之日或者作出的刑事判决生效之日,为诉讼时效起算之日。

(二)诉讼时效期间是两年还是三年?

对于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虽然《若干规定》对该类案件作出了有别于一般侵权案件的特别规定,但在诉讼时效期间问题上,《若干规定》仍然适用了《民法通则》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而诉讼时效期间是两年还是三年的疑惑,则产生自201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民法总则》。由于《民法总则》生效后原《民法通则》并没有被废止,因此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问题上便产生了冲突。

目前,因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如何解决上述冲突,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2017年3月8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的《关于的说明》,我们认为,投资者索赔维权时效期间问题在《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中均系专章予以规定,《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应视为全面取代了《民法通则》的相应规定,《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与《民法总则》规定的三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属于在相同事项上作出的不同规定,鉴于《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均属于基本法,在效力等级上处于同一位阶,故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民法总则》施行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应为三年。


涉嫌违法违规案上市公司,股票索赔登记方法:网上索赔登记入口

王虎律师 证券诉讼项目 现开放投资者索赔登记,符合索赔条件的投资者,可自即日起,在股盾网(lawyerwh.com)页面“索赔维权登记”栏填写损失情况,参加维权索赔征集(网址:www.lawyerwh.com)。或直接微信、电话联系王虎律师:13538024498(手机点此处拨号),办理索赔征集报名事务。

索赔登记入口

第一步,打开索赔登记网页,向下拉到“索赔维权登记”栏,填写股票损失情况。网上索赔登记入口



索赔登记入口

第二步,提交后会提示“登记成功”,索赔登记成功,后续按律师提示办理即可。


微信联系王虎律师,可以咨询相关索赔登记情况。



投资者索赔维权这些你都知道吗?

联系我们:

王虎 律师

股盾网证券诉讼律师团队

电话/微信:13538024498

索赔登记网址:http://www.lawyerwh.com   网上索赔登记入口

快递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万安路132号万丰城1楼

风险提示:具体在案件审理中,因为对法律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索赔结果以法院最终生效裁判及执行结论为准。

微信扫码联系 王虎律师 办理股票索赔维权

热点索赔案件



登录查询股票索赔进展

手机登录查询索赔进度

如没有收到验证码,请点这里重试即可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证券欺诈案

索赔维权登记

请认真填写以下内容,以获得必要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