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要看案件情况,根据股盾网过往的诉讼实践, 符合条件的大概能获赔损失额的30%至90%,具体还要以法院判决为准。
投资者可以请求的损失包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相关条款,投资损失包括以下部分:
1、投资差额损失;
(1)投资人在基准日及以前卖出证券的,其投资差额损失,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实际卖出证券平均价格之差,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平均买入价-平均卖出价)所持证券数量】
(2)投资人在基准日之后卖出或者仍持有证券的,其投资差额损失,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准日期间,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之差,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平均买入价-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准日期间的平均收盘价)所持证券数量】 该部分差额损失计算,需要就个案而定。因为不同法院对于证券平均买入价计算方法会有所不同。
2、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佣金和印花一般也需要就个案而定,比如保千里的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是按照投资差额损失的万分之3分别计算;受理协鑫集成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南京中院,则认为佣金的标准应符合证券市场通常佣金标准,应有合理性,审理中采用1‰~3‰不等,印花税则按照1‰的计算;
3、前款所涉资金利息 自买入至卖出证券日或者基准日,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三、索赔需要提供的材料及建议 身份信息公证书、证券公司营业部打印案涉股票对账单、证券开户信息查询单并盖章,然后联系律师进行起诉。